标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杨凌实践”
编者依据: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改革系列配置和要求,以供方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进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改革,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特别是去年以来,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金融服务农村振兴、管理服务改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领先全国或全国 为全面总结改革成果,进一步凝聚改革力度,推动杨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杨凌融媒体中心与示范区党工委改革联合开设“深化改革时”栏,全面展示杨凌在深化改革领域取得的成果,本期发布了第四篇《金融服务农村振兴的杨凌实践》。
开展生物资产有效评价
“敲”金融机构开门
探索创新农业保险
降低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
实现抵押物的处置
健全农业资产抵押保障
……………
现在在后稷的故里,农科新城
某农村金融改革成果
竞如春花,五颜六色花红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深入贯彻国务院“批准”精神,积极探索农业产业与金融合作的有效形式,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瓶颈,在生物资产抵押、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产权交易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尝试,走出了具有杨凌特色的金融改革新道路。
猪牛抵押贷款果树成了“摇钱树”
听说过房子和汽车可以抵押贷款,听说猪、牛、羊、果树也可以抵押贷款吗?这种好事发生在周至县生猪养殖企业和个人家庭里。
2019年1月,通过杨凌农村商业银行成立的村镇银行,周至县成功为一户生猪养殖企业和一户生猪养殖个人家庭发放了2笔生物资产抵押贷款,累计信用164万元,开辟了以农村生物动植物为抵押贷款的先河。
目前,杨凌示范区全力支持农村商业银行生物资产抵押的发展,正确评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生物资产,如猪、牛、羊、苹果树、猕猴桃树等,转化为银行认可的“标准抵押物”,规模农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涉农中小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抵押物不足
在具体实施中,杨凌农商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态评价模型、生物资产数据库和物联网技术,创新生物资产动态评价技术,动态评价成长中的生物动物和植物抵押物的价值变化,引入耳标、芯片、电子围栏、GPS定位跟踪系统等,保护抵押农业生物资产, 突破生物资产准确评价,突破合格抵押物技术瓶颈,解决规模农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涉农中小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合格担保品的问题,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动力,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农业保险为农民支撑着“保护伞”
当然,在改革之路上,杨凌示范区的金融惠农措施不仅如此,农业保险创新工作也是其大亮点。
农户与企业、合作社签订土地流通合同后,企业、合作社因经营不当而资金链断裂时,如何无力支付土地流通租金,杨凌首先在全省以金融保险的形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前几天,陕西省首家“农村土地流动承付保险”落户杨凌。 杨凌土地服务有限公司、锦泰保险和杨凌菲格无花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杨凌东良农业专业合作社等8家企业、合作社共同签订“农村土地流通承付保险”三方协议,这些企业、合作社借用农家土地租金的,保险公司按合同约定赔偿,免除农家“租金”担忧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与保险公司合作探索,针对农业生产和经营面临的一系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提出了功能丰富、保障性强的农业保险产品。
针对农业生产中的极端天气、病虫害、家畜疫病等自然风险,提出了母猪保险、奶牛保险、肥育猪保险、仔猪保险、种猪保险、“银保富”设施蔬菜房保险,全面复盖养殖户和农业企业面临的自然风险
针对市场风险,提出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水果价格指数保险、肉牛价格指数保险、玉米价格+期货保险,全面复盖农业生产者面临的市场风险
针对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业保险推动保险成本向保险收益、保险收入的更高水平转变,全国首次提出蔬菜收入保险,保障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实现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一切风险的全权复盖……
工作或收获。 从杨凌示范区近年来在农村金融改革领域取得的成绩来看,将生动的真实数据、惠企普农事实层出不穷,规模农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涉农中小企业真正获得了实惠。
2010年以来,“银保富”农业保险实现蔬菜房保险全权,保证累积标准化蔬菜房,向养殖户提供6000多万元贷款,其中设施蔬菜贷款约4000万元
2017年,为贫困家庭提供猕猴桃和葡萄水果价格指数保险,市值持续下跌时向农户赔偿26.51万元。 2018年猪价下跌,给加入猪价格指数保险的农户支付176万元赔偿金
2018年3月,向保护示范区蔬菜收入保险的500户农户支付了300万元以上的赔偿金,加大了农业保险服务“三农”的力量、广度和深度……
现在,农业保险的实施,让很多农家吃“心丸”,为农家支持“保护伞”。
“两权”抵押唤醒农村的“沉睡资产”
“融资难”是“三农”发展多年的疾病。 提出“农村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产权可抵押”改革方向后,杨凌农村“沉睡资产”活跃起来。
2015年12月28日,杨凌初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在揉谷镇新集村发行。 第一笔抵押贷款是借款人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承包权性质、不改变农村土地农业用途的条件下,以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地面附着物为抵押担保向金融机构申请借款业务,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抵押物的实际情况向各户发放5万至20万。 这一措施为缓和农户贷款难、担保难开辟了重要途径。
陕西新世界果业集团总经理梁建军在公司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下,杨凌农村商业银行以公司土地经营权和地面隧道设施、苗木等农林设施为担保,向他借出1000万元,为企业解除了焦虑。
通过抵押221亩土地经营权和66000株葡萄树,曾经发展过程中资金匮乏的杨凌君度唯尔葡萄庄获得400万元贷款,融资困境得到有效消除。
迄今为止,杨凌农村金融改革的步伐并未停止。
截止到2018年底,杨凌农商务投入“二权”抵押贷款1亿4100万元,贷款馀额8343万元,贷款金额全省居第二位。 同时,为8个现代农庄、15个省级家庭农场、4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对振兴金融服务乡村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 振兴乡村的根本是产业振兴。 没有金融振兴,就不能说产业繁荣,也不能说乡村振兴。 作为全国成立最早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示范区继续勇敢创新、大胆探索,全力撰写农村金融改革大文章,为杨凌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记者:翁瑞
编辑:赵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