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有声书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有声书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8%,其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3.7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45.4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78亿元。
9月25日,“万物有声2019京东阅读产品升级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京东数字阅读事业部社长魏建明、天津博集新媒体常务副社长邹积川、北京声动懒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社长李惠祥等参加,就有声书业的发展和问题进行探讨,之后在论坛上与出版社进行着作权合作等
在发表会上,京东数字阅读事业部总经理魏建明表示:“2012年4月,京东开始数字阅读业务,此前称为京东阅读,2018年5月改称为京东阅读。 京东有声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知识服务,即第三者模式,内容商也可以入住,自己经营销售你的课程,具有很大的主导性。 一是今天在线京东图书的有声业务,这种形式为合作者提供内容,由京东运营。
《万物有声2019京东读书产品升级发布会》论坛
魏建明认为,万物相连的时代,京东认为以下内容的风口是声音,“5G时代和未来有更多革新的场面,越来越多的人忙碌,在多场面的生活中选择用新技术来欣赏多种形式的书籍内容。 有必要考虑如何将内容渗透到整个场景中,让用户参加。 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6月,我们制作了京东读书2.0版,是面向年轻人的以内容为媒体的媒体娱乐社区。 我们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参加创作,如降低参加门槛,出版社同意批准,改写《长安十二时辰》的结局等。 2.0版本与京东独自开发的AI技术相结合。 京东有自己的AI实验室,可以模拟各种各样的人的声音,制作读书和虚拟主播,与读者交流。”
京东数字阅读事业部总经理魏建明
编辑在产业内重新定位
博集新媒体邹积川在现场以“出版机关的声音产业布局”为主题,共享了作为出版社对声音产业的想法。
邹积川表示:“声音业务是生活场景最渗透的内容型业务,即使是知识价格、声音的书,大家使用这个业务的时候,通常也伴随着生产场景。 另外,语音业务也是内容型的业务,内容真正发布的时候必须经过编辑,出版社的编辑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这关系到编辑在整个产业中的定位问题,以前的书籍编辑扮演了书籍审查、发行流程、策划的角色,但在网络时代,“一个编辑应该向着内容制作者的方向发展:具有复合的评价能力,不仅内容的好坏,而且从最初的内容策划到最后 这种能力是网络时代编辑应具备的技能。 ’邹积川说。
他建议编辑在写有声书过程中发挥“监督”的作用。 举个例子,在编写伯努的小说时,想着故事,看哪个地方快哪个地方慢,不是把作品全部看完,而是想在这里编辑未来的追加功能。
邹积川认为,好的有声书应该在四个核心要素上下功夫,分别是文本、播音员、后期、运营。 “文本是故事的可读性、一贯性的播音员,是评价作为发表者的声音和感情是否适合这样的小说的作品,最后一点是运营,运营关于未来的生态建设,一个作品赚不到钱,实际上前三点是控制产品本身的质量,最后一点是产品
与出版社合作:把专业交给更专业的人
在现场,也谈到了很多出版社不想提供着作权支援的声音的书的协助方面的重要问题。
朱国勇说,无论在哪个领域,细分自己的能力都很重要。 “声音这个领域,比如说很多作家支付知识,我想自己会成为播音员,但实际上和专业演员有距离。 网络是把专业的事交给更专业的人的匹配过程。”
人民邮电出版社数字业务负责人赖青表示:“2018年进行声书调查,在我们内部清洗版权时,真正适合声书的种类非常少,目前,电子书种类已达到78000种,感觉能够声书的200多种,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巨大挑战 另一个资源方向的侵权问题。 对出版社来说,我们现在投入更多的人,培养脚本和后期录音的人才”。
赖青也说出版社和有声书平台合作时可能有问题。 “现在所有大平台的框架都分为商业和运营,商业考虑的地方是转移获得,运营如何获利是矛盾的。 对出版商来说,在我们释放了内容资源之后,所有平台首先对我们说,授权结束后,可能会有更好的流量支持,但是业务承诺,运营可能不一定支持。
据声动懒人社长李惠祥介绍,2012年设立的懒人听证书于2016年开始收费业务。 “最初担心用户的流失,我们的用户很消沉,但是很快就上来了。 懒人的读书现在每天有1000万人,月亮有3000万人生。 截止到2018年底我们的音频书收入是2亿5千万人。 我们总是说自己做两毛生意。 懒人听书一本是两毛钱,我们这样把两毛、两毛、两毛弄到现在,达到了2亿5千万美元”
李惠祥也谈到有声内容的持续和迅速,变化的中心是优质内容的整合,目前曾与懒汉听书和中国约500家出版社合作。 例如,中信出版集团、北京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合作过一些优秀的出版物。 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曾在舞台上合作过许多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