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6日,深圳市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圳保护中心)正式运营。 近一年来,深圳保护中心建立了快速权利远程审理法庭,为“一站式”知识产权提供快速共同保护和服务,为深圳重点产业提供快速批准专利、快速权利、快速维权、导航运营服务,推动深圳市产业创新发展,优化商业环境,建设知识产权雄厚的城市
探索保护模式巩固业务基础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密集,互联网、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密集度高,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强。 为建立符合深圳优势产业发展的保护机制,深圳保护中心从未停止过探索,以帮助进一步执行《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
今年3月8日,深圳保护中心远程审判首次开庭。 北京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审议组和深圳保护中心第一审案件双方当事人,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和口头审判系统,对“一个伸缩杆”这一实用新型专利权无效案件,在线顺利完成了超过2000公里的审理。
同时,为扩大案件审理的影响力,揭示案例教育的特殊优势,提高更多企业、服务机构、发明人等知识产权纠纷的应对能力,深圳保护中心提前发布了活动公告,精心组织了对此案件的旁听活动。 旁听活动从深圳市创新主体、中介服务机构、备案企业代表等方面得到积极反应,170多人旁听了审理的全过程。
积极承担远程无效口审任务,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双方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深圳保护中心在迅速确认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深圳保护中心还在内部设立了“雏鸡计划”知识产权培训营,优化了工作人员成长为有才能的平台、促进工作人员业务技能提高的审核流程,组织审核员“带旧胶带新”、研修会、面向企业交流技术方案 深圳保护中心的一系列现实措施不断加大力度,为快速认可、快速认可权业务奠定基础,优化业务环境。
构建保护平台帮助创新发展
今年11月26日,深圳市知识产权“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以下简称“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在深圳保护中心召开,深圳市首个8个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包括深圳市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室、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纠纷远程司法确认室等 通过整合行政部门、司法机关、仲裁调停机关、社会组织等知识产权保护资源,该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为重点、以正确、便利、效率为原则的保护机制,使深圳市企业快速协同保护和服务审查权利、行政执法、维权援助、仲裁调停、司法关系相关的“一站式”知识产权
建设“一站式”共同保护平台,是深圳市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设、强烈主张国家知识产权的重要措施,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新时代使命要求,意义重大。 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始终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深圳创新发展的主导战略之一,建议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 深圳市知识产权局局长370421兵建设“一站式”联合保护平台,不仅为深圳市创新主体提供了新的快速、效率、低成本维权途径,还为深圳市首批知识产权申请、预审、确保、维权、导航运营等全过程“一站式”知识产权
除了建立“一站式”共同保护平台外,深圳保护中心自成立以来,还开展了一系列保障产业创新发展的措施。 该中心将探索“项目制”服务的新形式,积极进入企业,直接应对重点企业的知识产权需求,召开提供专业化、定制化全流程服务的深圳保护中心大讲堂,邀请业界知名专家进行授课, 积极参加推广知识产权知识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高新技术展览会,向企业提供专利预审服务、专利导航和运营、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等专业咨询服务,针对收集的常见问题, 综合发布“预审工作100题”,广泛分发给社会,为创新主体、预审流程规范化和推进预审工作提供有效途径。
“下一步,深圳保护中心将与公安、海关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形成多样化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体系,切实提高企业等创新主体的获得感,大力支持深圳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进示范区和知识产权强国的城市实例。” 邓兵说。 (作者:柳鹏)
资料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