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药材种植_种植上万亩中药 广安岳池顾县镇如何发“药”财?

中药中药材种植

川报观察记者何浩源

12月9日,冬日的阳光照射到岳池县顾县镇梁家他村的山丘上,广安昌农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外院堤上人来人往,摆放着地面干燥的中药材半夏,该中药材是樟香正气液的主要原料,粗加工完毕后运往日本。

2017年,岳池抓住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机会,区镇发挥当地光照时间长、土层厚、土壤肥沃、远离工业区等优势,以种植中药为产业发展的辅助方向,依靠当地人民长期种玫瑰为基础,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目前,区县镇中药材产业发展实现土地租金670万元,公务员工资超过450万元,股东红利超过30万元。

现状:从引进业主栽培向村民自主栽培发展

广安泰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入口的黑板上清楚地写着一周的发货预定,该公司主要生产吴茱萸、半夏、蔓荆子、天南星等中药。 该公司于2017年12月来岳池,投资1200万元,流经3000亩土地,种植中药材,主要有吴茱萸、半夏、蔓荆等品种。 2019年8月,第一批吴茱萸结果7吨。 广安泰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理事长蒋兴宏说:“当时戈什尤市场价格为每公斤200元,7吨为140万元。”

中药中药材种植

区县镇共引进9名业主,整合9个贫困村约300万元的产业支援基金,用于组织群众、发展中药产业。 目前已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1万多亩,辐射带动22个村庄,有效促进了大众增收。 现在顾县正在与国内着名的制药公司对接,以成为他们的药源基地为目标。

周碧莲是梁家其他村庄的村民,以前在家种稻谷和玉米,但收入很少,要靠天吃饭。 现在在广安泰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 “包括土地租金和工作收入,总共可超过一万元,”周碧莲说。

顾县镇委书记表示,现阶段实施业主移动土地的中药材种植发展模式可以帮助村民摆脱贫困,但不能使村民真正富裕起来,下一步是鼓励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参与产业,实现以家庭为单位的自主栽培,农民自身怀抱产业发展的经济收益

蒋兴宏同意他的意见,他认为目前公司负责栽培、加工、销售的模式效率不高

村民工作中学习中药材,今后公司愿意只负责加工和销售。 "和村民一起加大中药盘子,实现双赢. "

未来:创建“一碧万公顷,次次”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事实上,在栽培中药材之前,区县镇在产业发展道路上经历了许多曲折。

最初,区县镇遭遇禽流感放弃后又开始种荷花,但因基础和大众的参加度不高而失败。 “当时没有仔细调查,莲藕只卖一元一斤,收获的成本只花一元一斤”,不如他直言。

决定发展中药材种植后,他吸取以前的教训,在全省各地进行调查,避开江油麦冬、中江芍药等品种,与省内传统中医药种植区开展错位竞争。 另外,成立中药材产业协会,尽早应对可能发生的无序竞争和散乱发展等问题。

中药中药材种植

未来县镇中药材栽培产业将如何发展? 用“一碧万公顷,一个接一个”这8个字回答。 “一碧万公顷”是扩大产业,在区县镇栽培数万亩中药材,“续发”首先对接第二产业,大力发展干旱、干燥、筛选等中药加工业,对接岳池县生物医药园区,成为园区企业的原料栽培基地,“连三”以中药材栽培为基础, 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的途径,建设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健康旅游度假区。

“将来,将顾县镇作为农家旅游、中药养生、健身理疗、养生科普、游乐园一体化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让游客感受到乡村旅游带来的身心放松,体验中医药养生。” 他说的不对。

拍摄唐广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