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幸福的寿星养老之家,护士和老人聊天。 “在香港入住私营养老院,每月需要支付7000元,只能住宿的很多房间。 但是,在新会上,每个月可以住3000元的宽敞房间,服务也好,想出去玩的话,最近,在香港住了20年以上,现在选择在新会幸福的寿星养老之家养老的83岁老人陈媛牵着记者的手说。
幸福的寿星养老之家是民间养老机构,在这里像陈先生一样从香港和澳门回来养老的老人有16人。
《广东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注加强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联系,支持港澳投资者在珠三角九市建立养老等社会服务机构等建议法。 大湾区时期,港澳地区面临的养老问题成为新的机遇。 血缘相通,地区相近,新会作为华侨乡,在接受港澳两地区的养老需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文/图江门日报见习记者/刘205拉
现象
祖籍新会港澳老人
回去养老
位于新会区大泽町的江门新会康恢健养庭,78岁,祖新会的香港人祁淑平选择了“落叶”。 住在这里,在新公司的孩子们经常能来,感到很安心。 我已经住了四年了,还想继续住下去。 」开园以来,康康健养院已经招揽了10多名港澳老人到这个养老院。
在幸福的寿星养老之家,也有从香港和澳门回来养老的16位老人。 为什么港澳老人选择在新社会养老?幸福寿星养老院院长温贵燕说,该养老院的中高级市场定位吸引了消费能力相对较高的港澳老人。 当然,更重要的是新会华侨乡的背景。 “自2013年开院以来,在我们养老院住院的港澳老人中,有12人来自香港,4人来自澳门,年龄从79岁到103岁,都是祖先的新会。”温贵燕说。
近年来,新区从政策设计、要素投入、政社交流、链接资源等方面下功夫,精心编制实用性强、辐射范围广、社会效益大的城乡养老服务网,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基础,推进设施补充、医疗结合多样性、普适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事业和产业
新区民政局区划地名股长梁伟权说:“新会城市幸福指数高,养老事业起步早,养老成本较低,华侨乡资源、山清水秀的城市环境都是接受湾区养老产业的优势条件,新会完全具有广东港澳大湾区养老基地事业的条件。
优势
华侨乡新会
山清水秀水质优良
新会在接受港澳老人回乡养老需求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根据香港政府的记载,从上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香港有80%的人口出生在新会等五邑地区。 至今,香港市民原籍五邑的比例仍占20%以上。 澳门也和新公司有密切的关系。 数据显示,现在每3个澳门人有1个祖先的新会等五邑地区。
山清水秀的环境也是新会的突出优势。 近5年来,新饮用水水质和近海海域水质的完成率均为100%。 新会拥有圭峰山、小鸟天国等多处环境美丽的自然风景区,为了成为广东港澳大湾区养老基地而加入了平衡块。
同时,珠三角环线、深茂铁路、深中通道、香港珠澳大桥等一些交通项目进一步突出了新会议交通区域的优势。
医疗结合
解决老人的忧虑
“前院是陈经纶医院,后院是颐逸保护老中心,如果老人身体有问题,只需走几步就可以住进陈经纶医院住院部,医院专业医务人员在老人身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直接到护理老中心就诊,结合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生活护理的需求, 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新会颐逸护理老中心主任王志明说,医生、养护、护理三个层次的结合,使老年人的病诊服务、日常生活照顾服务、慢性病和康复期护理服务相结合,解决了老年人的忧虑。
新颐保护老中心是今年新建的民间养老设施,医疗、保健、康复、养老、休闲、安宁关怀融为一体,环境舒适,设施完善。 像这样推进“医疗结合”模式的养老院新增。 新会区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新会区养老中心将于年内运营,该养老中心将依靠新会区中医院的医疗力量实现“老所养老所医”。 同时,近年来新养老机构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善,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满意度逐渐提高。
王志明认为,为了把握广东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发展机遇,吸引更多的高级养老年龄层,要选择我们的养老机构,必须采取医疗和医疗的结合形式。
下一步,新会将着眼于大湾区的发展,加强民生领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一是探索跨地区养老,推进广东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合作,发展优质养老、养老项目。 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励港澳投资者兴办营利非营利养老机构,港澳投资者设立的民营机构享有与当地投资者同等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