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常见类型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需求之间出现不均衡,过量供血减少,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求,导致心肌短暂缺血和缺氧,管腔狭窄超过75%时,心肌耗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冠状动脉供血不满足心肌代谢增力需求,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症状
典型的心绞痛是指胸骨体中段后方或心前区或剑突下区突然发生的压迫感、呼吸困难或紧缩性胸部压迫感,严重者有闭塞感或绞痛,向左上肢尺侧放射,极少有烧灼感、呼吸短伴喉紧缩感。 疼痛的范围是手掌大小。 症状减轻,逐渐增加,疼痛经过1~5分钟逐渐消失,很少超过15分钟。
心肌梗死是根据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持续严重的急性缺血引起的心肌急性坏死的一部分。 部分患者在剧烈的体力劳动、精神紧张、吃饭后发病。 休克、出血、心动过速、大便力过强也可诱发心肌梗塞。 但多数患者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平静或睡眠时发病。 本病多发于春、冬季,与气候寒冷、气温变化有很大关系。
1/2~2/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1周内有先兆表现。 心绞痛发病次数增加,心绞痛疼痛程度增加,服用硝酸甘油后症状无法缓解的,应注意及时到医院诊治。 急性心肌梗死胸痛持续剧烈,常发生于平静或睡眠时,疼痛程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使用硝酸甘油多不可缓解。 患者有不安、出汗、恐惧、濒死感,部分患者疼痛性质和部位不典型,如上腹部、下颌或颈部部分患者无疼痛,一开始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较多。
此外,急性心肌梗死还有发热、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休克等。 不仅要预防冠心病,还要积极治疗冠心病,可行的办法如下
一是戒烟限制酒、低脂低盐食、适度的运动、体重控制等生活习惯的变化。
二是减轻抗血栓(抗血小板、抗凝固)和心肌耗氧量(β受体阻滞剂),缓解心绞痛(硝酸酯类),调脂稳定菌斑(他汀类调脂药)。
三、血运重建治疗:包括介入治疗(血管内球囊扩张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和外科冠状动脉搭桥移植术。 药物治疗是一切治疗的基础。 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后也要坚持长期的标准药物治疗。
对于同一患者来说,在有病的阶段可以用药物进行理想的控制,但在其他阶段仅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将药物与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