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评论家敬一信
“进幼儿园很难,进幼儿园很贵”,这是百姓内心的烦恼。 为了解决老百姓儿童“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弥补公务和一般幼儿园资源的不足,201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城镇小区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推进小区幼儿园的移交。 长沙市开展这项工作已有十年,其中最早起步的是岳麓区。 数据显示,迄今该区公营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比例达到91.99%,许多河西居民每月仅花费1000元至1600元,家庭孩子就能在园区建立规范、优质的幼儿园。 截止到2019年底,转移的幼儿园在全面实现开园后,将向全区提供24420个学前教育学位。 2020年底之前,有27所幼儿园将会搬迁。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在新的教育改革中分享改革红利。
中国有俚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它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国家崇高的信仰、道德高尚、诚实的法律、技能、博学多才、多才多艺的人才。 或者,未来中国如何,重要的是未来中国的骨干力量如何。 这取决于教育的质量,也取决于教育给了孩子什么样的力量。
实际上,教育的力量不仅在于教授知识,还在于塑造孩子的价值观。 一个孩子的价值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所展示的价值观。 从幼儿园到大学,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也就是说,教育应该具有公共属性,而不是商品的属性。 教育成为商品,过度的市场化、功利化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学校难,学校高的问题会铭刻在孩子的心里。 这样,孩子的价值观就会受到侵犯。 孩子们长大了,希望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更多的捐献给他们是困难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学校教育功利的话,孩子长大后功利的可能性很大。
现在我们的一些幼儿园必须收取几万元的学费。 也有的幼儿园在支付学费后,也向监护人索取各种各样的追加费用,监护人变成了“韭菜”。 在初中和高中,虽然有一部分名校是公营的,但是打着优秀的教育共享的招牌,进行着“转钱运动”。 分校就像连锁酒店。 把教育作为商品出售。 其模式大致如下:教师集中在主校区,成立金牌教育队伍,精选优秀学生提高升学成绩,形成教育品牌,以“品牌”分校,吸收社会资金。 有些学校为了增加收入,加大了班级的金额。 这些都是教育功利化的体现。
从受教育的权利到经济负担、社会负担、精神负担,教育的功能最不能发挥,教育功利化的负面效应也会扩大。 因此,必须认识到教育功利化严重损害教育公平,影响社会心理。 其危害在未来被强调,不客气地在未来社会埋下了严重的危险。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表明,我们善于强调问题的方向性,善于分析问题,善于接触问题,善于解决问题,能够响应人们的呼声,释放改革的信心,凝聚前所未有的力量。 我们希望更多惠民教育改革得到正确推进,教育回归到公益属性和质量优良的廉价属性,教育问题不再困扰学生家长,教育为民族复兴提供最强的前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