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印度只是昨天在果阿航空站的实验基地试飞了舰载版的LCA战斗机。 舰载版LCA初飞成功后,经过4年,印度终于完成了阻挡陆上模拟起飞和“着舰”的实验。 对印度来说,确实是一大进步。
但对印度来说,也没有过早的喜悦。 纵观世界各国,研发舰载机的国家不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现在装备的米格29舰载机、苏33舰载机和中国的歼15舰载机、美国的F-18E/F、F-35C、法国的阵风-M舰载机,性能都比LCA好一半以上。 美国的F-35还作为五代机全面碾压LCA战斗机。 因此,印度的成绩确实值得他们骄傲,但它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技术差距。
尝试危险的LCA
舰载版LCA能代替MIG-29 uk成为印度海军的新生力量吗?
目前,LCA的舰载模型已经实现了基于地面的模拟甲板环境的起落,但它与真正的成熟有很大的差距。 另一方面,舰载版LCA从最初到现在进行了地面模拟,整整花了4年时间。 这解决了舰载LCA不是技术指标完全合格的战斗机,在这4年中,印度一定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存在LCA的可能问题。 解决了例如阻止舰艇带来巨大冲击对机体结构造成的损害、搭载设备不足以支持舰载技术要求、阻止起落架设计制造等问题。 由于印度LCA开发周期长,以前在战斗机维护中犯下的致命错误,这完全可能。 陆上模拟着舰艇,无视航母在海上摇晃的巨大威胁,无视航母也处于高速运行状态等问题,与真正的海上着舰相距甚远。 因此,印度LCA是相关的实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比之下,歼-15自首次实现海上战斗机着陆以来,完成了触舰返航和其他战术项目,批量认定飞行员的舰上飞行能力花了几年时间,但歼-15从一开始就飞向舰上,花费了比LCA少得多的时间。 因此,我认为LCA要实现完全的舰载能力需要几年时间。 那时,LCA舰上版的数量和飞行员数量不足以形成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战斗力已经过去了10年。
在歼-15的服务时,有发言质疑歼-15的服务延误。 面对F-35C这样的五代机时,歼-15确实存在世代差异,不用说技术水平比j-15落后的LCA。 另外,现在的歼-15已经形成了大量的战斗力,LCA还不能着手。 因此,LCA最后不应该真正装备印度海军,而应该为下一代舰载机铺设道路,作为技术储备和对国产战斗机的支持。
参加试飞的印度飞行员
印度要求什么舰载机代替米格-29UK?
在印度mig-29uk不满的今天,印度需要新的舰载机代替舰载机。 无论LCA是现在的可靠性还是技术先进性,它不仅不能与世界主流的歼-15,F-18E/F,阵风相比,还不及现在配备的mig-29uk。
最近,印度与法国达成最后购买阵风协议,印度引进36架阵风战斗机。 作为第四代半战斗机,阵风除了贵外没有明显的缺点。 因此,在印度不能满足阵风的使用的状况下,导入阵风m的可能性高。
参加这次实验的印度军队
美国的F-35之所以提出了迄今为止美国向印度销售的F-35的条件,是因为无法导入俄罗斯制武器,对于主要军队体系为俄罗斯制武器的印度来说,这样的条件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对印度来说,LCA这次实验的成功确实具有重大意义,武器国产化虽然很困难,但总之要迈出这一步,LCA的未来可能不会大量装备在印度海军航空兵系统中,但LCA积累的研发经验和技术与臭名昭着的印度航空研究开发工业有所不同 将来,印度的航空制造业要踏出自己的困难和踏实的一步,踏入现场才是进步的基础。 (利刃/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