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站不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影响_5G对基站建设提出很大挑战

今年6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企业和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即中国广电四家企业获得了5G牌照。 牌照发放标志着5G开始商用,自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同时发布5G商用以来,中国已进入5G时代。

11月20日,第一届世界5G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面对当前5G建设和应用面临的难题,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中国电信移动通信专业首席专家毕奇、中国联通集团运输部社长马红兵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中国移动杨志强:

到今年年底将建设5万多个5G基站

“5G是端到端的技术转型。 ”据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介绍,5G系统设计时面临的不是消费型互联网的需求,而是其大带宽、emb超时延和超大型连接能够满足更好的物联网或工业互联网的需求。

“5G的到来将成为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工业领域转变的起点”。 杨志强认为,5G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信渠道,而是一个基于5G形成的更大的产业。 目前产业界关注的5G挖掘的场景和应用,主要有三个场景

第一个是基于5G智能终端的云服务业务,例如云游戏、云游戏等的服务机器人。

二是应用于工业互联网。

第三,公路合作业务。

除了这3种之外,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各种解决方案也陆续出现。

5G基站不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影响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

杨志强表示,今年底,中国移动将建设5万多个基站,在50多个城市提供服务。 到明年,中国移动将集中于14个垂直行业,发掘100个应用场景,创建100个基准,与行业合作伙伴一起创建演示应用程序。

但是5G必须将这些业务真正转变为规模化的应用,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杨志强认为挑战主要来源于建设成本、产业基层成熟问题、规模化复制应用不明确、商业模式创新。

在移动通信中,由于频率上升,其垄断频率一直下降。 这种趋势不仅仅是5G,将来也会持续6G。 因此杨志强认为,5G高密度网络、大规模天线使用等要求对基站自身的建设成本、要求、功耗和运输成本提出了巨大挑战。

杨志强说:“这需要业界合作,通过技术革新和商业模式的解决,提高这些方面的可行性。

中国电信毕奇:

面对成本问题,试图与联通共享

关于杨志强提出的问题,中国电信移动通信专业首席专家毕奇表示赞同。

5G基站不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影响

中国电信移动通信专业首席专家震惊

“在这种(高频、低垄断)状况下,电费非常高,如何降低运营成本,推进节能成为5G、6G的重要方向。 各厂商、职业生涯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而且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大改善的馀地。”毕奇说。

毕奇表示,在这几年的情况下,无论3G还是4G,无论职业投资多少,ARPU的值都几乎没有变化。 ( ARPU,每个用户的平均收入是企业衡量每个最终用户的收入的指标)

“根据这样的历史数据来判断,5G的ARPU也没有动摇,移动通信的收入水平化似乎已经成为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强调包围是摆在职业生涯面前的挑战”。 毕奇表示,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正在共同尝试共享,这对5G世界运营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探索。

同时,对于外界所说的5G支持万物的相互连接应用,毕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新一代的趋势是高频网络,而且越来越高,高频继续下降霸盖。 在这种情况下,让下一代进入支持物理网络实际上是不恰当的。

毕奇认为物联网需要深耕老一代,规模建立后,具有比较成熟的特性,通过在新一代重新设计,可以在新一代支撑一切联系。

中国联通马红兵:未来考虑共享更多频带

中国联通集团运输部总经理马红兵同意上述两人提出的5G面临挑战。 “5G的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我认为要做5G,我们需要一些变革。 ’他说

据马红兵介绍,不仅从核心网水平、运营商网水平、无线网水平进行调整,而且为了更好地应对整个网络的云化和集约化,中国联通提出了“一朵云”方案。

据马红兵介绍,中国联通成立了5G应用创新联盟,目前合作伙伴已超过700家,以创造一万亿元新市场和万一新生态为目标,确立行业基准,探索5G新业务模式,为5G今后的发展乃至6G的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5G基站不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影响

中国联通集团运输部总经理马红兵

关于两者所提到的成本问题,马红兵在设备成本可能远远高于实际成本的情况下,如何以低成本建设5G中心网络,确实是非常紧迫的问题。

“现在不仅共享3.4-3.6(200M ),今后还可以共享2.1G的频率,实现高、中、低的协调,在提供更好的霸盖的同时,还可以考虑在一些广域地区降低霸盖数和霸盖成本”。 马红兵说。

红星新闻记者杨佩雯袁野

编辑万维纲

5G基站不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影响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