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保研季节已取得成果,来自四川大学华西男二舍110寝室的6名男子,全员对自己的大学生活给出了满意的回答。
6人斩首了包括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名校在内的15个offer。
这六个合适的学霸,不仅是宿舍的室友,也是四川大学“华西生物国重创新班”的同学。
他们说“大学四年,充实自己才不会浪费时间”。六个人的标签不像“学霸”那么简单。 “儒家哲学家”“篮球教练”“美食鉴定师”“摄影师”“骑士”……
本来,学霸口的“自我充实”就是要学习,也要理解生活
称霸“名片”
周瑜:责任感“爆棚”的卧室主任
率队获得“2018年Gideas全国大学生基因应用创造大赛”全国第一、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原理实验大赛一等奖等,四川大学优秀毕业生。
保研经验:取得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所的保研资格,选择深入研究。
兴趣:篮球,主持,说唱,骑自行车
*他是110睡觉的室长,经常事先安排宿舍的卫生,提醒我早点休息。
张祗东:“快乐的源泉”和美食
Molecular Cancer(IF=10.679 )作为国家奖学金获奖者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合作发表了论文。
保研经验:取得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健康所、浙江大学、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纳米中心、四川大学保研资格,选修川大进行深入研究。
爱好:找到食物吃,玩游戏
空闲的时候发掘出新的食物,最擅长的话题是“在哪里吃、吃、消费水平如何”。
陈智伟:是大家的“学习榜样”
国家奖学金获奖者,四川大学优秀毕业生。
保研经验:取得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协和药物所浙江大学药学部保研资格,选修中国科学院深入研究。
兴趣:跳舞,羽毛球
*每天最早起床的是大家的“学习注意机”。
赵金:“不羁之魂”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保研经验:获北京大学、国家纳米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保研资格,并入选北大直博。
个人爱好:旅行、跑步、摇滚乐
每周跑步,爱摇滚,风一样的男人。
郑清泉:爱的学业是丰收的旅游者
保研经验:我留在川大,只参加了川大的保研面试。
兴趣:骑自行车、旅行、摄影
*卧室的“出糖”专家多为旅行和拍照,多为“出糖”。
俊鹏:“儒家学者”形象
四川大学优秀毕业生,补习哲学。 专业排行榜年级前20%,目前为海外深入研究做准备。
个人爱好:沉迷于电视剧中进行cp和读书
专攻哲学的理科学生,儒教不行了~
有目标的“我们都跑着深入研究”
对药学知识的热情和对实验操作的渴望,使110名男子集中到川大“华西生物国重革新班”药学专业。
“药学属于医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学习的难易度很高,所以想深入研究。 国重可以更加接近理想,”陈智伟说。 “我们想暂时进入实验室,想做点什么! ”周瑜、赵金、郑清泉说。 据俊鹏和张琪东介绍,生物医药和基因科学给他们带来了强烈的魅力,他们不禁想学到更多的知识。
▲张掖东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生物国重革新班”指出,领导人队伍由院士、长江学者/青长、杰青、千人/青千、万名领导/万人青拔、优青等高层次人才组成,“领导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
▲周瑜、郑清泉、赵金
在郭刚教授和仅爱平教授的指导下,周瑜作为领导人设计了治疗银屑病的药物“自身免疫调节肽GPR15l微针补片”,该项目获得了“2018年Gideas全国大学生基因应用创造比赛”和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比赛两项全国一等奖。
周瑜说:“在领导的帮助下,我们了解了整个产品的技术过程、创新点,最后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0
▲周瑜(左二)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会上获奖
在阐明自己的研究兴趣之前,创新班的全体学生都有三次“实验室轮换”的机会,每次都可以选择不同研究方向的领导人。 为了更加明确自己的科研兴趣,郑清泉在三轮中选出了张志新、郭刚、彭勇三位不同教授的课题组。 “领导们鼓励我们多尝试,给我们机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从俊鹏也为三个不同的实验室挑选了课题。 在陈崇教授、杨胜勇教授和赵泸兰教授的实验室,他学到了不同的实验知识。 “不管是哪个课题组,老师们对科学研究都是以认真的精神和勇气去探索的态度一致的。” 这种科研态度的启发通过老师们的“身体教育”渗透到他们的心中。
保研当选领导人时,郑清泉决定跟随彭勇教授继续研究化学生物。 “大三后,我想在彭教授的课题小组进行实验,了解包括分泌体在内的许多新概念,深入挖掘”,赵金在杨胜勇教授的实验室决定了对药物化学的兴趣,被送往北大直博。
▲赵金
110名少年将“华西生物国重革新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指导性与开放性并存的培养方法中,使自己不断深入科研的思想更加坚定。
正在努力。 “大家都不想变得遗憾”
“努力”是110卧室男性6人的共同特征。
每天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回到卧室,整天泡在图书馆里,陈智伟被认为是卧室里最努力的人。
他说:“起床的时候,发现智伟离开了卧室就有紧迫感,自己马上起床学习。” 张掖东说。 陈智伟作为卧室的“学习示范人物”,自然承担着考试周围别人起床复习的“任务”。
▲陈智伟在学习
即使目前研究已经成功,陈智伟也经常去实验室做实验。 “有这样的室友,我们放不下心来。 ’另外五个男人说。
在青年基金获奖者周圣涛教授的指导下,张琪东和陈智伟作为第一作者在Molecular Cancer (IF=10.68 )上发表了文献综述。 写总论的重点是文献的整理,但为了加深对文献知识的理解,他们决定实验文献相关内容的一部分。
▲陈智伟和张琪东在实验室
有一次,他们不得不给20只老鼠做实验。 实验室没有表,手机也不能带。 两人原定下午3点进入实验室,下午6点结束实验,但离开实验室时没想到已经是凌晨3点了。 张沛东这样形容了实验时的状态:“真的进去就没有时间了。”
赵先生认为学习没有捷径,保持专心是最好的方法。 他总是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把劳动和逸失联系起来,在应该学习的时候不会分心。
郑清泉总是和同班同学的女朋友每天一起自习。 这是他们约会的方法。 “自习的时候会监督不用手机”,她现在已经被复旦大学研究,两人携手努力的爱让卧室里的其他人羡慕。
▲郑清泉
因为补习哲学专业,从俊鹏成为卧室课上最重要的人。 其他室友已经研究成功,他必须通过两个校区上课,晚上熄灯后,大家准备睡觉的时候,通过床帘,可以看到他一个人开着台灯读书的样子。
▲从俊鹏开始
和普通的大学生一样,110个男生也在玩游戏,俊鹏和很多追星族一样喜欢“敲门CP”和追剧,他很喜欢旧剧,那里有着难忘的“想象和豪华”。
▲俊鹏追逐电视剧
110卧室里,不仅有充实的学业,还有丰富多彩的“小日子”。
温暖——感谢你的陪伴
学习不要迟到,要靠生活,大家之间已经充满了默契。 不仅是舍友,110卧室的男生们都是彼此的“最好的伙伴”。
身为寝室长的周瑜是舍友们心目中妥当的“好朋友大哥”,他总是提前一周妥善安排卧室卫生工作,关心室友们的健康,每次看到大家学习疲劳,就提醒室友们早点熄灯,保证睡眠。
▲张毓东与周瑜
他的付款也铭记在校友们心里。 有时周瑜上课很重,晚上安排实验,舍友们不等到十一点,就一直开灯,直道周瑜回到卧室。
考试前,一起推测考题是110个“期末传统”。 大家一起集体出击,大多数情况下一举“命中目标”。 在保研之前,大家的心情都很紧张,但是相互鼓励,支持让他们保持心灵的安定,最终,大家都得到了满意的报价。
马上就要毕业了。 110卧室,去新疆摘葡萄,去重庆跳伞,去蹦床……随便做,希望能坦率。
“十年后,你们有什么想法? ’他说
面对这个问题,六个人不约而同地笑了。 “大家应该都很棒。 博士,博士之后,也许也有成为教授的人……希望那个时候鹏(由俊鹏)从对面回来”
他们一起回到川大,回到革新班看着指导自己的领导者们,说“这里是大家梦想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