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7日,上海港通正式启动,至今运行了5年。 WIND统计数据显示,5年来,上海港通机制日趋成熟,成交规模不断增加,市场运行平稳。 5年来,上海股份公司累计成交额达10.74万亿元,累计净购入规模达4807.22亿元的上海市香港股份公司,5年累计成交额达6.53万亿港元,累计净购入规模达7346.33亿港元。
港口交汇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31日,北向上海股票流通和深股票流通累计成交人民币17.41兆元,累计8600亿元流入内地股市。 香港和海外投资者在上海深股通持有的内地股票总额从2014年底的865亿元急剧增加到12212亿元。 与此同时,南向港股通(包括上海港通下的港股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 5年累计成交8.75兆港元,累计9870亿港元内地资金流入香港股。 内地投资者通过香港股票投资香港股票的持股总额从2014年底的131亿港元增加到9995亿港元。
以上海港通为起点的互联机构的开通,不仅给a股市场增加资金的流入,也严重影响了整个市场的运营。 根据国盛证券,截止到2019年9月底,海外机构和个人持股总规模达到1.77兆元,已经与公开招股(持股)和保险(持股+基金)规模非常接近。 根据过去3年的市场运营特点,外资对a股投资行为和价格模式的重构已经发生。 特别是2018年以来,外资对国内市场的驱动力在加速。 另外,外资已经成为a股行业轮流的新推动力,特别是影响消费股的动向。 2017年至今,北上股市a股总流通市场价格比从0.6%上升到1.99%,而在一些消费板块中,北上股持股比已经接近10%,大消费是北上资金最喜欢的板块,业界涨跌与外资持仓的关系非常明显。
不仅如此,上海港通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英里的重要一步,上海港通成熟运行后,深港通开通,中日ETF通、上海伦通今年正式落地,随着互通机构稳健运行,各大国际指数相继将a股市场纳入相关指数,加快了全球资本配置进程。 资本市场的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加快了自身市场化改革进程,也对未来持续推进对外开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安信证券透露,从长远角度看,外资进入a股还有4倍以上的增长空间,外资进入中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