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发展城市出炉_中国城市文化发展报告长三角卷出炉:市民文化节最受“上海宁”欢迎

东方网络记者傅文婧11月22日报道,2019长三角城市文化发展论坛于11月22日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该论坛是第二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系列论坛之一,也是上海高校智库项目2019年度规划项目。 会议上,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发表了《中国城市文化报告2018-2019》(长三角卷),与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数据服务总监徐志伟联合发表在城市文化数据研究中心。

数字发展城市出炉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报告

报告显示,长三角地区文化生产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在我国文化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选出的16个长三角城市中,上海、南京、杭州以文化生产各个指标领先。 其中江苏省苏州市部分指标曾经超过省会南京,在文化生产领域取得了明显成绩。 在文化投入方面,上海一般公共预算在文化体育和媒体支出方面以191.32亿元领先于其他城市。

从文化生产和服务主体看,上海处于领先地位,同时长三角其馀各城市的发展水平“旗鼓相当”。 上海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表现出强有力的虹吸效应,各种文化生产和服务主体聚集在上海市。 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人均指标方面,长三角整体呈现出比较均衡的发展态势。 上海、苏州、杭州、合肥人均公共图书馆数量大不相同,博物馆和美术馆人均数量也比较均衡。 其中博物馆、美术馆数量指标最高的是安徽黄山市,分别为38.29个和3.61个。 根据书店的指标,2019年上海书店数量为750本,与合肥平行,苏州、杭州分别为621本和566本。 随着数字阅读的普及,长三角出现了许多着名书店、书籍,如上海钟书阁、大伏书局、南京先驱书店、苏州诚品书店、杭州话数等,也成为符合文化发展趋势的新文化空间,提升了长三角阅读文化氛围。

数字发展城市出炉

论坛现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元文化生活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提高了居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也丰富了城市的内涵,提高了城市的团结力和竞争力。 报告显示,2018年长三角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3513元,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2052元。 然而,长三角各城市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异。 2017年苏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达5251元,无锡市城镇居民4692元消费排名第二,超过上海市4689元,但安徽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总体不高,黄山市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1326元。

长三角各城市最受欢迎的文化节是什么?受欢迎程度有多高?报告按城市选择两个最受欢迎的节日统计市民参与情况。 其中,上海最受欢迎的上海观光节和上海市民文化节,参加人数分别达到1275万人和2000万人。 参加安徽黄山春节的人达到了3153万人,苏州最受欢迎的是太湖观光节,参加的人达到了1961万人。

长三角地区培育了古老而充满活力的江南文化,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16个代表城市中地级市以上文物保护机构超过3500个,a级以上景区976个,地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1905个。 优质的经济生态、教育生态、科技生态为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140多万专业学生上城市,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文化生产力,为城市带来了更多文化。 在文化资源方面,长三角16个代表城市的文化资源都很丰富,其中,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数量以上海市116个居首,其馀市a级以上旅游景区数量在100个以内。

数字发展城市出炉

圆桌论坛专家云集

今天论坛聚集了长三角地区专家代表,以“长三角地区文化差异、互补与共生”和“长三角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与方法”为主题展开讨论,就我国城市文化报告课题开展面向未来的城市景观,共同挖掘长三角城市发展新价值与机遇。

会议专家指出,长三角城市群目标是到2020年建设全球城市群,以质量优雅的江南文化为文化资源,树立高质量的长三角城市文化品牌,引导长三角真正发展为“命运共同体”,坚持全球视角和国际标准,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文化城市群,共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促进长三角城市文化的发展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