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婴儿对牛奶蛋白过敏,母亲给网民买了“氨基酸营养素”作为奶粉吃。 结果2个月后婴儿全身浮肿、皮疹破溃、营养不良、心脏、肝脏均受损。 原来,这种“营养素”只是一种饮料!
今年六月出生的男孩每天肉厚,非常可爱。 2个月前,他因腹泻多,就诊后检出牛奶蛋白过敏。 医生对母亲说让孩子吃氨基酸配合粉来改善症状。 果然,换了奶粉后,每天的腹泻不吃药就好了。 就这样两个月后,妈妈去母子店买奶粉时,原来吃的氨基酸奶粉断货了。
每天母亲都很着急。 母子网民建议购买某品牌的“氨基酸营养素”,称“可以治疗牛奶蛋白过敏”。 这顿饭两个多月。 原以为“营养素”比奶粉更有营养,每天脸和臀部开始出现皮疹,精神不好,呕吐频繁,母亲焦急,前天每天到武汉儿童医院内科就诊。
就诊医生发现,儿童精神差,面色苍白,全身浮肿,皮肤不仅有皮疹,还有溃疡,病情严重,住院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每天被消化内科病区接收。
根据儿童交换奶粉的过程和儿童的临床表现,医生推测儿童的浮肿很可能是低蛋白血症引起的。 检查结果表明,医生推测每日血清白蛋白仅为25g/L (同龄正常婴儿为39-53g/L ),心脏和肝脏均有轻度损伤。
原本每天营养不良的是母亲认为有营养的“营养素”。 每天母亲仔细看了之后,才发现“氨基酸营养素”的罐体上用小字母标记着“固体饮料”。 原来,这不是奶粉!
医生,幸好不能说发现得太晚。 否则,孩子摄取的蛋白质含量一直不足,不能满足成长需求,婴儿就会成为“重度营养不良综合征”,成长最早时期就会停止成长,出现过去的“头娃娃”,死于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不全。
诊断明确后,母亲在医师的指导下更换了国家认可的特殊医学用途的处方粉,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养肌、肝脏保护和静脉营养、白蛋白的支持治疗,孩子的情况好转,不吐,浮肿少许消失,脸和臀部皮疹也多了。
据医生介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需要蛋白质,特别是在1岁以内的儿童中,蛋白质的来源主要是乳类,对于人工饲养的儿童来说,调配奶粉是他最好的粮食。 但是,处方粉不能乱吃。 特别是医学用途的特殊处方粉,经国家注册许可,可用于临床特殊疾病的营养治疗。 比如,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处方粉是这种特殊医学处方粉,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在使用国家批准的处方粉的同时,要仔细看产品说明,不要让孩子吃饮料作为处方粉。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罗冰通讯员高陈琛曾小燕责任编辑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