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营业业务,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 另外,融资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比例达到70%左右,融资资产质量的高低与商业银行现在和潜在的信用风险有关。 因此商业银行通常重视资产质量的检验和管理。
一、资产质量评估
根据银监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在金融实务中,商业银行的各类资产分为正常、关注、二次、可疑、损失5类,其中后3类称为不良贷款。 分类标准具体如下:
正常:借款人可以履行合同,无理由怀疑贷款本利不能按期全额偿还。
注意:借款人现在尽管有偿还贷款利息的能力,但有可能对偿还产生不良影响。
次要:借款人偿还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全额偿还贷款本金,实行担保可能导致一定损失。
可疑:借款人无法全额偿还贷款利息。 实行担保,一定会造成很大损失。
损失: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和必要的法律手续后,本信息无法回收或只能回收极小部分。
对各类资产进行分类的过程是商业银行评估资产质量,此外,资产质量评估还体现在商业银行的信用政策、贷款标准、贷款审核、贷款发行和监督程序和贷款人员素质等方面。
二、资产质量分析与管理
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分析和管理主要集中在资产流动性水平、贷款结构、担保标准、贷款协议标准、偿还条件、各级管理层批准权限、大额贷款、超期贷款及其处理、不合理内部贷款限制、高风险贷款限制、贷款手续、贷款文件管理、贷款利率和危险贷款等方面。
上述内容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具体数据分析,银监会确定了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核心指标,为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分析和管理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关注控制制度的相关操作流程。
以上只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初步知识,从事与银行控制管理相关的工作需要掌握更深入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