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起工作的,平时工作很忙,每次来接孩子都得到朋友的帮助,孩子回来没有人照顾,所以只好送到下课后的指导机关去。 因为消费过高所以不能放心”保定市县学街小学4年级的家长吴雅鑫告诉记者,从本学期开始一直困扰她的“三点半”难题终于解决了。 据县学街小学校长白少红介绍,今年秋天开始新学年,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放学后,学校全面开展了学校放学后免费的管理服务。 现在接受课后管理服务的学生有1896人,占全校学生的64%。
课后,服务与素质教育密切配合提高了学生
星期一记者来到县学街的小学,下午3点30分,放学后铃响,学生们愉快地涌出教室,奔向各自的活动会场。 不一会儿,记者在教室里看到一些老师在做语文、数学、英语作业指导,有一个教室完成了手工作业,有一群学生在练习绘画、书法,鼓队的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演奏乐器,旁边的老师带着孩子们跳起啦啦啦队,十几个男学生
县校街小学课后手工制作
“经过探索和实践,学校共开设近百门课后服务课程。 另一方面,在语文、数学、英语课后进行指导的同时,开设了“传统文化”“研究旅行”“阳光读书”“创造者教育”等必修课。 另一方面,学校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开拓体育、启智、怜悯、成长4种素质,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在多样的活动体验中滋润心灵。”白少红说:“这些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孩子们的自主选择和学习需求,使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优势发展, 和有着和他们共同兴趣的特长的伙伴一起对话讨论,共享操作,共同提高目的”。
“减轻”“提高”“增加”三个优势监护人满意
“军鼓咚咚地敲着,铜声脆弱,成为小太鼓的手,心情浮躁”县学街的小学鼓番队的5年级学生赵鲁燕告诉记者,每次都好好地演奏曲子,就像孩子的歌中说的那样,心情浮躁。 “我喜欢鼓队! 」在每一堂喜欢的课上,学生们像发光的星星一样,在校园里闪耀着光芒。
5年级的陈泗萱高兴地说:“完成应该在学校做的作业,学习想学习的技能,回家还有更多的时间。”
对此,家长们也有同感。 “以前孩子写作业很慢,一写完作业就该睡觉了。 现在父母子女的时间多了,家里融洽了,开心了,孩子和我们也更亲密了”父母孟欣说。
家长王忠选以“减轻”“提高”“增加”三句话获得校内放学后服务政策的高度认可。 他从这项工作开始,大大减轻了家长的接送困难,提高了家长们说正常下班后可以接送孩子回家的孩子的学习质量,有些家长没有时间或者不能指导作业,老师的帮助保证了学习质量的学校的多样化课程对孩子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学校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健康水平、思维水平和手、审美、创造、表现等能力,家长们放心了,课外指导的经济负担也减轻了。
没有独特的巧合,高新区小学家杨巧枝、实验小学家刘宇也对校内已经开展的放学服务赞不绝口。
实现两个“全权复盖”的41万多名学生受益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我市自2017年秋季开始,在保师附属高新区小学进行小学生免费托管服务考试,托管学生2867人,参加教师367人,积累了全市开展小学生校内放学后服务的经验。 今年4月,保定市教育局等4个部门发行了“关于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的实施方案”,9月1日入学后,全市小学生校内课后开始服务。 现在全市1543所小学开展了校内放学后服务,从学生中接受了41万多人,基本实现了镇上小学和有放学服务需求的学生两人的“全权复盖”。 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方式解决了小学生下午放学后早上“三点半”的问题,不仅减轻了学生家长的负担,还堵塞了教师的有偿补习、研修机构的不正当工作的漏洞。
市教育局副局长赵建民对记者表示,我市小学生校内放学后服务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小学生放学管理期间一律免费,严禁任何部门和个人直接或变态向学生和家庭征收任何费用,禁止任何部门和个人擅自“上车”。 管理期间,严禁教授新课程内容和改变组织集体辅导。
“为做好善事,下一步,教育局要完善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规范服务内容,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合作,给有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指导,实施课后服务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 加强坚决防止异化成为集体补课的服务保障,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场所、设施设备、消防、安全防卫等方面消除安全危险的监督检查,将校内课后服务纳入学校评价体系,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赵建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