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与基金公司的理财产品_2019理财报告:理性理财,把握“变局”

回顾2019年,资产管理市场迎来了众多“变局”,8家资产管理子公司纷纷开业,资产管理产品网络化变革……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资产管理市场。

为什么银行资产管理、婴儿类资产管理收益总体较低?

近年来,银行资产管理和备受瞩目的“婴儿类”资产管理收益整体下降。 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人民币非结构性资产管理产品自2018年3月以来连续下跌21个月,11月人民币非结构性资产管理产品的平均回报率为2016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2018年初,天弘馀额宝7日的年收益率超过4%的今年1月,这个数字约为2.6%; 截止到今年年底,天弘馀额宝的7天收益率下降到约2.35%。

新网络银行主任董希済表示,中央银行今年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础上,通过三次下调和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流动性,使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富裕状态,整体降低了资金利率价格。

国家金融和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认为,今年以来,为配合资产管理新规则的转换要求,降低资金成本,监管机构整理高收益的非法资产管理产品、假结构性存款等,也影响了资产管理产品的收益率。

资产管理子公司纷纷成立,对资产管理有何变化?

至今,六大国有银行资产管理子公司和光银行、招商银行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子公司已经开业。 根据“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子公司的管理方法”,资产管理子公司发行的公开招募资产管理产品不再设置销售起点。 这意味着银行的资产管理和公开募集基金一样,可以投入一元钱。

“过去几年银行资产管理最低采购门槛一直是5万元,阻挡低财富人群出门”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银行资产管理新规则将最低采购门槛大幅度降低到1万元,资产管理子公司产品采购门槛又下降到1元,成为真正的民间化产品

除投资门槛下降外,资产管理子公司发行的公开资产管理产品可以直接投资股票,这与传统银行公开资产管理产品需要借用各种公开资金间接进入股票市场大不相同。

对此,专家指出投资者应更加关注投资风险。 银行资产管理子公司的设立将加强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隔离,逐步打破刚性。

打破刚性折扣,资产管理产品净化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

“资产管理经理告诉我们,保本型资产管理产品将逐渐退出市场。 银行资产管理也有风险”去银行购买资产管理产品的彭先生很困惑。

长期以来,许多投资者都选择购买银行资产管理产品,喜欢拥有银行信用,可以稳定不亏损。 但是,去年落地的资产管理新规则要求资产管理产品进行刚性兑换,资产管理产品的兑换困难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替换。

金融机构不再承诺保证本保险收益,投资者“闭目购买资产管理”的时代已经结束。

“金融机构在“卖方履行责任”的同时,投资者也必须降低刚性,根据自己的风险喜好选择“买方自负”。 董希淇应学会阅读说明书,特别关注资产管理产品的风险等级、期限、开放期限、回购规则、投资方向和范围等,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和投资资产管理水平。

喜欢“保本”,稳健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哪种资产管理产品?

“炒股难度过高,网络贷款频繁“爆雷”,银行存款利率过低,怎样才能不受损失地获得很多利益呢?”风险低的马说。

对于马先生这样稳健的投资者,银行推荐结构性的存款和大量的存款。 根据股份制银行网站的资产管理经理,资产管理产品正在逐渐转向净化,但稳健型投资者仍然优先考虑本产品。 因此,结构性存款和大宗存款的利率比上半年有所下降,销售非常受欢迎。

数据显示,11月份1219只结构性存款到期,其中人民币产品1185只,平均到期收益率为3.85%,比上月上升16个基点。 在同时公布预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的结构性存款中,到期收益率和预期最高收益率一致的产品占88.03%。

大笔存款收益率比银行定期存款有一定优势。 11月、3个月期、6个月期、1年期、2年期、3年期的大额储备基准利率的平均浮动幅度分别为50.09%、50.77%、51.93%、51.29%、50.36%。

业内人士认为,3年期和5年期大宗存款利率具有竞争力,可达到4%以上,流动性要求不高,适合未来35年内不使用该资金的投资者购买的结构性存款期限往往在1年以内,适合流动性要求高的投资者。

据前海开源基金最高经济学家杨德龙介绍,除银行资产管理外,公募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也适合低风险优先投资者的选择。 其中,货币基金属于“类保本”资产管理工具,高比例投资银行协议存款,理论上损失的可能性低,适合作为银行存款的流动性管理工具。 (新华社记者张千千)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