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络通信(记者李媛赵雪)于12月19日上午,陕西省政协举行了“加快推进数字陕西建设”月协商座谈会。 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许超基于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建议。
“近年来我国工业增速持续放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由2007年的18.5%降至2017年的6.6%,生产成本上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控制差,供货能力不足等多因素持续压迫工业企业利润空间。” 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要从自己的核心痛点出发,以合理、持续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为基础,从智能制造要素中沿智能制造能力和智能制造系统的发展方向,逐步、持续地获得智能制造要素,实现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库、订单获得、 在产品服务等各个环节建立和完善“智能制造能力”,最终形成完整、高效、科学的智能制造体系。 对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各环节的智能制造能力从预期收益、实施难度、成本下降、资金投入、时间跨度5个维度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发展路径。 对制造业企业来说,构建智能制造体系的核心价值主要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重建生产方式。
他建议有关部门选择3~5家大企业进行大数据应用试验示范工程,这些企业利用大数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省传统制造业成为利用大数据转型升级的领导者。 扩大中央地区合作,加快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等大企业合作,形成“大数据+制造业”、“大数据+服务业”两个产业集团,加快建立大数据产业成为我省新支柱产业的分块链技术示范项目,加快制造企业传感器、 连接控制模块、通信网络、ERP等系统,通过统一的账本基础设施,企业、设备厂家和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可以长期、持续地监督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提高生产制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