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记者在一家网店发现一家商家正在公开销售“脸部数据”。 数量约为17万支。 这个消息很快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脸部识别会成为隐私泄露的多发地区吗? 让我们一起看看。
卖出了17万人的脸部数据
最近,北青报记者在一家网店发现某商家公开销售“脸部数据”。 数量约为17万支。 根据业者发表的商品信息,这些“脸部数据”复盖了2000人的肖像,每人约有50~100张照片。 另外,每张照片除了脸的位置信息之外,还有眼睛、耳朵、鼻子、嘴、眉毛等轮廓信息等106个要点。
另外,数据中还包含人物的性别、表情的感情、脸的值、是否戴着眼镜等信息。 据悉业者在商品说明中,不提供数据相关人物的人名和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也不得用于非法用途。
当被业者问为什么卖这些数据时,他们说发售是为了赚饭钱。 这些数据中包含了照片中人物的感情信息,不是直接指出人物表现出怎样的感情,而是将感情分为悲伤、中性、困惑、愤怒、惊讶、恐怖、喜悦等指数,脸的值、皮肤的状况等也用指数来表现。
当事人不知道脸部数据已经上网了
事件的当事人之一,广西的医生李先生,得知自己的照片和脸的数据在网上贩卖后,受到了打击。 他说自己没有允许任何人收集自己的脸部数据,也没有允许任何人出售自己的照片和脸部数据。
另一位北京某大学的陈先生说,不知道有人收集了他的脸部数据,有人没有利用这个数据。
之后,就网络销售的面部数据向网络商店街的平台运营者通报,通过运营者的验证,确认该运营者销售的面部数据不符合平台的销售规则,平台运营者说会马上对应。 这个商品在9号下午之前被撤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