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20日在四川广汉召开了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三星山发现9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 来自全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的100多名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议上,专家代表发表了“考古视野下的巴文化:概念、问题与方法”、“影巴国—川东地区巴文化探索与展望”、“反思与展望——金沙遗址研究新进展”、“近年来成都平原先秦考古学新进展”、“三星堆再认识”、“巴蜀符号概论”、“川大考古与考古中国”等主题发言,集中展示了近年巴蜀考古取得的新成果。 会议专家就三星山为代表的巴蜀考古新成果、巴蜀考古的重要意义、巴蜀考古的下一步工作和巴蜀考古将被纳入考古中国等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围绕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巴蜀文明和巴蜀考古,参加的专家一致达成“三星堆共识”,中国考古学会庄严发表。 共识认为,以三星堆为代表的长江上游地区文明和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古文明在交流融合中发展,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模式的重要实例。 三星堆出土青铜器群体显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古蜀文明对世界青铜文明的杰出贡献。 系统对于开展嘉陵江流域等传统属于“巴”地区的考古学调查,推进“巴文化、巴文明、巴国”的探索,深入研究巴蜀文明参与中华文明建设的进程、途径等具有重要意义。 应大力开展西藏羌回廊、蜀道、茶马古道等文化路线沿线遗迹的保护与研究,为丝绸之路南亚道路申遗做好准备。 随着考古新成果的不断出现,将“西南考古”、“巴蜀考古”等纳入“考古中国”范畴,从考古实证研究文化多样性和统一性,构建中华文明从“多元”形成“一体”的过程,对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与东南亚各国古代文明的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纪念三星堆发现90周年,在整理巴蜀考古学过去的工作的同时,立足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度展望,不仅是巴蜀考古学新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深刻认识巴蜀文明、中华文明的学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