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辅助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深圳大鹏以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今年5月,发行了依法治国的《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制定活动的意见》,按照示范制定工作的安排,国家和广东省从2019年开始首次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示范项目进行评估认定。 深圳大鹏新区以法治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进行了积极探索。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赖制度,依赖法治。 近年来,大鹏新区追求法治保障和生态保护的最大公约数,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链法治化改革,走出了全国首条湾区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的新路径。
首先打破生态环境保护的困境
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入经济大发展时代,高能源高污染企业不断引进,深圳早受环境压力,大鹏半岛也不例外。 高能源、高污染企业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 因此,成立当初,大鹏新区以设立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以先行尝试的勇气和担当,打破了生态环境保护困境局。
经过探索,大鹏新区制定并实施了“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2015-2020 )”,成为深圳首个市委市政府名义实施的区级改革方案。 其中52项改革任务中有16项属于先行考试,在全市、全省以及全国积累了经验,为其提供了示范。
此外,大鹏首先构建了首个湾区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大鹏新区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体系(简称“大鹏指数”),指数分为七大四十二项指标。 据统计,2016年大鹏指数得分为86.46分,2017年为87.36分,2018年为90.04分,逐年上升,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总体优等。 科学测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为依法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决策提供了新的标准。
以最严密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如何不形成生态环境保护? 严格的制度保障是线索。 建立确定生态环境保护的依从性审查制度是大鹏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之一,在作出重大行政决策之前,要求专门机构和人员审查决策事项。
审查标准包括生态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大鹏新区政法事务所副主任孙扬说,实施这一制度是在保护中发展大鹏新区的生态环境,在发展中加以保护。
在做出科学决策的同时,要保证事情有责任。 颁布《大鹏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审查制度(试点)》、《大鹏新区管政领导干部任期生态审计制度》以及《实施细则》,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部门领导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指导责任,建立了严格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在执法司法中开创法治监督新局面
大鹏新区大胆尝试,首先构建了生态资源环境一体化监督体系。 综合生态环境保护、水务、林业、规划土地、海洋渔业等领域执法资源,逐步建立“海陆”一体执法信息化系统和全区综合执法监测技术支持体系,形成了高效合作、正确管理的智慧大鹏运行指挥新模式。
大鹏新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也为执法部门高效执法提供了保障。
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洪晓群介绍,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对数据有一个警告,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了解环境状况,实施环境规制和环境监测,与综合执行、城市管理、城市建设、海洋、交通警察等部门共享生态环境数据,建立可视化、多维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
仅2016年以来,污染源不明、岸带污染等过去容易引起执法管辖争议的事件超过100起的2018年,大鹏新区总消化违法建筑面积拆除43.11万平方米的生态环境保护投诉访问处理率就达到了100%。
为加强生态环境法律保护,大鹏新区成立了全省首家环境司法鉴定机构深圳市大鹏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所,将生态环境损害现场与司法鉴定诉讼程序紧密结合,解决了环境损害诉讼中科学侦查困难、鉴定困难、诉讼困难等问题。 同时积极推进新区设立环境资源法庭,实现对深圳市内生态环境资源类刑事、行政、民事等事件的集中管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司法救济和违法处罚手段,提高执法监督效率和绿色发展质量。
借助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鹏新区陆域面积29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5平方公里,森林复盖率76%,野生植物种类占深圳市的70%,广东省的26%。
大鹏为进一步加强大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共同保护深圳这一自然资源,提供生态保护最佳地区。 大鹏新区公布了《大鹏半岛生态保护专项补助审查和实施细则》,在提高大众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有助于生态保护。
建立了全国首个由政府委托、慈善机构受托的慈善信托、社会捐赠特别基金和慈善信托两部分组成的公益基金,建立了“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专业运营”的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机制。 目前,该基金通过多条渠道筹集资金2000多万元。 同时,引进和培育各种生态保护公益组织,与环境管理共同营造共同社会氛围。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大鹏新区环境质量日益改善,多项环境评价监测指数创新区辖区记录以来的最高记录,新区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战略高端产业不断进军,生态环境质量和大众满意度不断提高,新区山海资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激励
文/图:司新宣、大鹏新区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