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俊编者今年被公认为“5G元年”,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人们期待着5G对未来生活可能发生的变化。 但是,业内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和4G刚开始普及的时候一样,普通人在短时间内就感受到5G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可能并不容易。 但在工业领域,5G已经开始明显改造“中国制造”。 《环球时报》记者30日在北京召开的“翼生云网智造未来——5G+工业互联网峰会论坛”上,深感这一点。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业体系,但不得不承认,在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方面,我们与美德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5G时代的到来,给了中国工业超越的机会。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社长陈忠岳在《翼生云网智造未来―5G+工业互联网峰会论坛》的主旨演讲中说,5g的独特性能给工业互联网带来了新的动能,过去4G,光纤通信解决了工业制造现场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工业制造数字双胞胎成为可能。 例如,5G超低延迟可以实现工业系统中的高精度遥控、自动驾驶与机器人的协作,5G超高带宽带宽带来了诸如视频安全性、视觉智能、在线质量检测等新功能,或者5G超大容量的带来了智能物流、移动巡逻的发展或工业系统的边缘计算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说,5G+工业互联网的典型应用就是所谓的“全连接工厂”。 它利用5G通信技术,在工厂实现全生产要素、全过程互操作,基于实时发生的数据在云平台进行大数据智能分析决策,实时监控生产状态,实现生产的高精益化。
论坛发布的“中国电信工业互联网开放平台”是中国电信开发运营的数据使用平台,从工业数据采集、工业数据中心和工业数据应用三个层次向制造企业提供全要素、全价值链、全产业链的数据能力服务 云网融合基础设施上的数据使用平台为政府和企业完成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化水平,开通数据孤岛,推动数据高效流通,为整个制造产业提供秩序、中立、安全、开放的高质量数据开放平台。 漱口
帮助中国建立“全连接工厂”
5G与工业互联网的结合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环球时报记者从中国电信和很多中国顶尖企业那里了解到了很多事例。 例如,作为中国最大、世界第五位的建筑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在工厂广泛采用了5G智能网络自动引导运输车( AGV )。 《环球时报》记者在电视上看到无人运输车在工厂忙的时候感觉到科幻,到目前为止主要依赖激光导航等技术,生产成本很高。 经过5G的改造,依靠先进的“边缘云探测计算”,智能水平明显提高,而且成本大幅降低,控制时间进一步缩短到毫秒水平,其动作更加准确,可以根据生产技术和仓库位置的变化灵活调整行驶路径,使生产效率提高25%以上。
类似系统的杭叉集团利用5G特性,将可在同一网络中调度的叉车数量增加到数百台,同时确保智能叉车的正确调度。 介绍说明,这些叉车与AI视觉失灵系统结合,利用5G的宽带宽、低延迟特性来保证仓库位置和货物被准确地插入到托盘中,并且碰到障碍物而自动地绕行。
世界着名汽车玻璃供应商福耀集团利用5G发展了“工业视觉质量检测”,用高清相机实时监测生产设备,5G返回,用AI识别生产设备运行状况,用边缘计算快速判断设备异常,实现智能监测和报警。
天津海尔5G+物联网智能园区项目,同样依靠中国电信5G和视觉分析技术,实现园区智能化管理。 据介绍,园区工作人员可以在工作中戴上AR眼镜,实时收集现场图像并回复,实时反馈操作效果。 发生问题时,也可以向专家传达图像,让专家以第一视角进行指导。 同时,校园利用机器人和无人机进行巡逻,发现风险和危险时,通过5G网络立即进行报警和有效处理,确保校园安全。 漱口
80%的未来5G应用场景在工业互联网上
工业信息化部的苗圩部长前几天在国新事务所的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了5G的未来应用场面,5G的未来应用场面的80%期待工业互联网,特别是车网和远程医疗。
据苗圩称,目前工信部和交通运输部在无锡召开了车网论坛,车网的应用,特别是车路之间的合作只能使用5G网,低延迟、大带宽等优势突出也是我国特有的优势。 并且,例如在远程医疗中,5G实现了远程监测和治疗,其间已经实现了5G+AI的远程心脏手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贺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5G为工业互联网提供了可靠的连接。 在工厂大规模铺设光纤是不现实的,但无线技术的可靠性、抗干扰性不稳定。 吴贺铨表示,高带宽、低延迟的特性,5G可以满足工业互联网的需求。 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