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改革的企业_今年以来208家企业IPO过会 通过率创近三年新高

近三年改革的企业

随着IPO审查的常态化和科学创板的开启,今年a股的初发申请数量明显上升,通过率创下了过去3年来的最高水平。

今年陕西IPO有4家企业,数量居西部地区第二

今年以来,第一次企业通过率大幅提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全年237家企业通过审查的有208家,通过率达到87.76%,比去年64.53%的通过率高出23.23个百分点,是仅次于2016年同期的过去3年中最高纪录。

今年的IPO审查数量和上升率大幅度上升,与科学创造板的开放有关。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是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

实际上,不考虑科学创造板的状况,今年的IPO通过率也大幅增加。 除科创板外的96家企业,上纳所主板、深纳所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共102家,合格率也达到79.4%。

另外,由于审查速度加快,今年的a股融资额也明显上升。 截至11月18日,今年IPO融资额达到1849.45亿元,超过去年全年1378.15亿元。

在IPO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哪个省的企业数量多? 从企业所在地来看,截止到11月17日,除了华润微电子注册地位于开曼群岛外,今年还涉及广东、北京、江苏、陕西等全国22个省份的企业。 其中,最多的5个省来自东部地区:广东有40家企业最多的北京,江苏分别为33家,30家浙江和上海分别为23家和20家。

陕西省今年有5家企业,其中4家成功。 数一数,在22个省份中排名第十。 西部地区少于四川省。

最近,五家企业卡在临门,IPO信审不简单

尽管今年IPO通过率上升了,但从10月中旬开始,依次有5家企业以“还需要检查相关事项”为理由,在临门阶段被取消审查,引起了市场的推测。

在这5家企业中,除了首次使用中泰证券作为IPO以外,翔丰华、安宁股、中盈科技和龙利得都属于二次关门,经过一年左右。 中泰证券首次申请,排队时间近四年。 由于取消审查的理由,公司经常闭嘴。 但是,据最近的新闻报道,一部分公司有可能因“被通报”而无法进行IPO。 一般来说,IPO企业在附近取消了审查,是否收到了通报,根据媒体报道等原因,有必要检查具体的情况,有很多突发事件。

9月,证监会在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深入改革第12条”。 大力推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包括严格审查IPO。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随着将来IPO恢复正规化,企业的首次比例仍然居于前列。 但是,对于信息披露的审查越来越严格,如果怀疑“有病”,依然很难通过IPO审查。

证券监督会公布的第一家企业的基本情报状况表中,截止到11月14日共有414家企业。 其中陕西企业有7家。 据证监会发布的受理日期,陕西北元化工、三人横断媒体、陕西中天火箭、陕西红星美羚今年公开招募书,受理的杨凌美畅新材料和西安派瑞功率半导体的受理时间均为去年12月。 西安万隆制药的受理时间是2016年。 从事前披露的情况来看,万隆制药于2014年向证券监督会提出了上市申请。

声明:本文没有构成任何操作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如果有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