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电信陕西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西北工业大学召开了“5G+智慧校园”发布会和创新应用研讨会。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国电信陕西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5G创新应用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发展“5G+教育”、“5G+科研”、“5G+应用”,深化“教育信息化2.0”的合作。
校委副书记陈建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海兰、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长杨晓、校长助理张艳宁、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刘军、副局长韩博、陕西省教育厅信保李享阳、中国电信陕西公司副社长李延平、王志恒、中国电信西安公司社长田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陕西代表赵永刚出席了会议。
张艳宁代表学校在致辞中指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风云涌现,5G不仅给我们带来智慧时代的智慧生活,其技术变革也必然给教育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西工大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与中国电信、华为公司合作,探索教育新模式,共享新实践教学经验,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引领5G发展,推进教育变革。
此次5G为媒体、三强联合,基础良好,可以说当时前景广阔。 之后,王志恒、赵永刚、李享阳分别在会议上讲话。
当天,在距离30公里的长安校区接受了全国首架“5G+固定翼无人机”的创新教育,发现了装载华为5G CPE的迷人无人机正在奔跑。 会议现场,西北工业大学周洲教授为现场来宾和教师发表了生动的无人机微课程。 利用5G技术连接长安校区,远距离观看长安校区西北工业大学怪摄无人机队搭载华为5G CPE信号的实时高清返回影像。 周洲先生用大众活泼的语言描述了未来5G技术与无人机结合发展的美好前景。
从今年3月5日开始,学校与中国电信陕西公司密切合作,正规化,利用高级互联网通信开展了不同主题的远程科普。 此次差异在于,学生们所在的是西工大、陕西电信、华为公司共同建设的5G教室,教室实现了5G信号的全权复盖,国内首次实现了5G技术与教育贫困援助的融合应用。
5G教室由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国电信陕西公司共同发布“5G+思政课”。 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贺苗准教授在西工大教室为同学们授课。 课程利用5G技术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冯建枚教授联系起来,冯教授在延安凤凰山进行现场教育,向同学们讲白求恩的故事,与同学们交流。 本次“5G+思政课”以网络思政的新形式开始,利用5G技术同步现场教育,将校园外优秀红色资源和高质量教育资源与校内课堂教学有效对接,使学生们能够就地接受思政课教育,打破教室的“墙壁”,让思政课“活下去”。
本次创新应用研讨会发表了学校IPv6的建设情况,介绍了“指导驾驶室”的发表、智慧校园的创新应用。 中国电信陕西公司、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小区网络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等多位教育信息化专家对5G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对5G+智力校园的创新应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另外,利用西北工业大学建设的5G基地台,现场嘉宾通过5G+VR直播观看钟楼,体验了5G+云VR竞技、5G+4kHD16路视频点播等多种5G应用,先尝试了多部5G手机的“飞”速度!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资料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