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产业链上的企业核心元股日前向科学创造板提出上市申请。
根据招股书,公司的商业模式独特,没有自主品牌的芯片产品,主要提供单片定制和半导体IP (知识产权)许可证业务,下游客户包括芯片设计公司、系统制造商和互联网公司,目前a股没有类似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核心股票保持着较高的研发投资。 2019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1.94亿元,研发费用率为31.99%,高于目前国内已上市的众多芯片设计公司。
但是,公司现在的毛利率很难复盖高费率,从2016年到2018年,母亲的净利润都是亏损。 2019年上半年,收入减去6.08亿元,母纯利润474.19万元,非母纯利润损失2,670.66万元。
公司选择了第四套上市标准。 “市场价格在人民币30亿元以上,而且最近的年营业收入在人民币3亿元以上。
大基金,美国基金持股
核心股票成立于2001年,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无统治者。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第一股东VeriSilicon Limited股份持有率为17.91%,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戴伟民及其亲属控股。
核心原于2018年12月和2019年6月引进了国家集成电路基金(通称“大基金”)和美基金,到招募说明书签署日,持股比例分别为7.98%和6.25%,成为第三、第四股东。 公司股东还包括英特尔、IDG资本等。
高度的研发投资
根据招股书,核心是依靠自主半导体IP为客户提供单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许可服务的企业,主要客户是英特尔、博世、华为、瑞芯微、晶晨股等半导体行业公司和Facebook、谷歌等大型互联网公司
由于业务特殊性,对公司研发能力要求很高。 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10亿元、3.32亿元、3.47亿元和1.94亿元,研发费用分别为37.18%、30.71%、32.85%、31.99%,维持在接近30%以上
公司的研发费用率高于以往在科学创业板上市的叡创微纳、澜起科技、乐鑫科技、晶晨股份等芯片设计公司,与已经在科学创业板上市的29家企业相比处于高水平。 根据2019年中报整理的科学创业板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如下所示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总人数为812人,其中研发人员677人,员工总比例占83.37%。 公司拥有全球有效的发明专利117项、商标62项,在中国国内注册集成电路布局设计权为104项,软件版权为12项。
在业界地位上,根据招股书,IPnest统计,从半导体IP销售收入的角度来看,核心是中国大陆第一、世界第六大半导体IP供应商。 Compass Intelligence的报告显示,在2018年人工智能芯片企业排行榜中,核心位居世界第21位,中国大陆企业排行榜第3位,华为海思,瑞可为微位。
六成的收入来自国外,赤字收入狭窄
目前,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来自海外。 2016-2018年度和2019上半年海外收入比例分别为82.14%、67.65%、73.75%、60.21%,海外收入比例下降。
公司整体的总利润率逐年增加,从2016年的32.92%上升到了2019年中期报告的46.10%。 但是,粗利润率很难复盖包括研究开发费用在内的高费用率。
2016-2018年度,公司的归母纯利润分别为- 14,551.55万元,- 12,814.87万元和- 6,779.92万元,完全会计年度收益不大,但损失额很小。
2019年上半年,公司收入6.08亿元,母亲纯利润474.19万元,母亲纯利润2,670.66万元。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未分配利润(未弥补累计损失)为-15.3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于2004年9月收购了上海大众华电子有限公司的100%股票和2016年1月收购了图芯美国的100%股票,合计营业权约为1.74亿元。 要注意营业权下降的风险。
募捐不超过七亿九千万元
公司发行招聘资金不超过7.9亿元,主要是智能可穿戴设备IP应用方案和系统级芯片定制平台开发与产业化项目,智能汽车IP应用方案和系统级芯片定制平台开发与产业化项目, 智能家居与智能城市IP应用方案和芯片定制平台,智能云平台系统级芯片定制平台开发与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共5个项目
其中研发中心升级项目投入金额最多,约3亿元,占37.97%。 其次是智能车IP应用方案和系统级芯片定制平台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和智能云平台系统级芯片定制平台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分别占18.99%和15.19% ( YYL )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