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教育部部长说,从2019年开始,家长也必须接受教育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地方。
少年的时候,我们是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开始人生的中年时,我们是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影响着他们的人生。 家庭,是孩子真正诞生和成长的摇篮。
把家庭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让父母也接受教育,真正为了孩子把人生作为第一课!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1月18日,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对家庭教育提出了要求
“积极推进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寻求专业经费支持,通过家委、家长学校、家长教室、采购服务等形式,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
教育部也意识到家长教育的重要性,希望赚取经费,让更多的家长接受更多的教育。 对许多家长来说,这是福音也是责任。
0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词说出来的人很多,但好像只是用嘴说话,真正重视的人很少。
两年前,一句日本谚语在中国很流行。 “孩子们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了”。 许多人认为,对家长的教育绝对不现实。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想法是家长接受教育,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
多年前,父母一直在寻求孩子的进步,读书,但自己却旁观。 只是,孩子成长的目击者没有成为自发性地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参加者。
我听说过:
有一位父亲上学时成绩不好,后来努力取得了很小的成果,但一直存在着读书不好的心。 有了孩子以后,他对孩子寄予期待,请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老师,希望他能学会。
但是,父亲没有意识到孩子一直在暗中观察自己。 有一天,父亲鼓励孩子读书,孩子回答说:“你只是让我看书,自己瞎了眼,你不喜欢看书,为什么喜欢我?”
许多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没有成为学习生活的伴侣或参与者,但是继续给孩子带来要求和压力,父母的关心都被孩子吞噬了。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这是孩子心中最沮丧的部分。 孩子认为只有自己在进步,知道这个世界,但是因为父母还是站在原地,没有变化。
这是孩子青春期的悲伤,也是很多父母的悲伤。
教育部此次提出家长进一步接受家庭教育的想法,无疑对改善家庭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02
“家长教育学”已经不是新话题了。 教育家shome linsky向预定成为父母的人开始上“监护人教育学”课,结束了这门课,成为合格的监护人后才开始生孩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为什么要教育家长,强调家庭教育? 陈宝生部长明确表示“家庭教育不足,不仅抵消了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很多家长都把教育孩子作为老师的任务,孩子送到学校一切都很顺利。 一位教育专家恶言恶语地说:“我们自己生了孩子,但从来没有把孩子当亲生孩子养大过。”
学校教育毕竟功能有限,教师面对几十个孩子,用材料教学本来就很困难,但是在学校辛苦养大的好习惯,即使回家,也遇到了完全不懂教育规律的父母,好习惯很快转向东流。
很多孩子的家庭教育都反复着“再往后退两步”。
03
为什么建议将家庭教育纳入公共服务领域? 主要是家庭教育的专业性高,家长们需要科学系统的指导。
陈宝生部长说:
今年开发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和家庭教育学校指导手册,按学龄期设置课程,开发教材,举办活动,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家庭教育的重点是用语言教育孩子一门好的人生第一课,强调学校和老师不能让家长成为“副教授”。
教育部看到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很多人身边的问题,我们家庭的大部分还不能从这个问题中解放出来
家庭教育由母亲一人独占,孩子生活自立能力下降,不能独立
父亲只是支付孩子的学习、生活费,孩子的性格培养、情商提高、视野广泛的援助不足
父母不能和孩子对话。 他们往往是统治者,不是能够平等沟通的伙伴。 他们最喜欢用“我不是为你”来控制孩子
除了“丧偶”育儿外,还出现了“欺诈”育儿,父母无法摆脱各种极端的育儿感情,只能让孩子学习知识,让孩子学会面对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家长教育学》
因此,教育部此次重点倡导推进“家庭教育”,我们需要复习家庭磷斯基“家长教育学”的一些精华
家庭教育就像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成长,开花了。 良好的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道德为基础。
没有比父母养育人的智慧更复杂的了。
没有知识没有礼貌的环境,早上的派对成了孩子的悲伤和泪水。
婚后要天天生活在一起,住在房间里。 这不是幸福相遇的几个小时,而是一生,这是巨大的无与伦比的创作,精神劳动,坚持不懈。 因此,需要高水平的文明、精神训练、明智的学校。
擅长自我教育的人,在其所有意义上都被称为有教养的人。
我一眼就能认出这样的孩子,他的父母深深地、热烈地、忠实地、互相依赖着生命相爱着。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心地温和善良安静,心地健康,真诚地相信人的美丽,听老师的话,能敏锐地感受到影响人心的细节。
教育孩子同时也是进行自我教育。
家长学校的任务是不断提高父母们的教育修养水平。
父母们必须认识到儿女首先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什么。 包括学习好质量和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