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公益诉讼诉前_诉前和解办结民事公益诉讼案

本报讯(记者吕志坚通讯员宋世明袁丹)日前,一家染料墨水公司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案件在江苏省无锡市检察院通过公开听证程序和解,该公司自愿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费用35万多元和专家论证费用2.7万元。 这是江苏省首次民事公益诉讼在公开听证前和解的案例。

无锡市检察院对赵某环境犯罪案件进行了审查,发现某染料油墨公司生产中使用的原料、辅料中的甲醇、异丁醇、分散染料和聚乙烯醇缩丁醛、油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母液、残渣、中间体废弃物等与生产、调配过程中产生的颜料、包括油墨在内的有机溶剂废弃物均为无锡市检察院所审查的

经该院进一步调查,该公司违法事实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不能证明2013年至2015年间发生的约14.4吨危险废物依法被有经营许可证的公司处置;二是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危险废物处置生产过程中发生的520只废墨箱(约2吨) 在案件审查过程中,该公司多次向检察机关就生态损害赔偿提出和解。 检察官向检察官报告,得到批准后,省全体决定率先开始公益诉讼前和解手续。

2018年4月,无锡市检察院提出“规范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管理的几点意见(试行)”。 根据这一“意见”,检察机关在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之前,侵权行为人自愿向检察机关提出和解请求,并符合相应条件的,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公开听证程序与侵权行为人进行和解。

无锡市检察院委托江南大学等5名专家论证,提出专家意见,以便科学准确认定该公司非法处置危险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结果。 据专家意见,某染料墨水公司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损害生态环境的,应承担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额为35.18万多元。

为保证听证过程的公开公正,我院邀请有关主管部门领导、江南大学专家和我院检察官部门人员前来听证。 在听证过程中,一家染料墨水公司接受检察机关根据专家意见提出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请求,当场签订和解协议。

听证会后,该公司董事长说:“无锡检察机关以听证的方式充分听取我们和其他各方面的意见,发行专家的意见也非常专业公平,我们对这种处理方式表示满意。”

有关主管部门领导人参加听证会后说:“听证手续处理案件的方式非常好,使有关企业以公平手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意见,使企业深刻认识到实施环境侵权行为危害的结果”。

在处理此案过程中,主管部门与公益诉讼检察官针对有关领域内的100多家企业召开公益诉讼知识研讨会,进一步加强公益损害预防合作。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