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发改委召开了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建设主题推进会议。 记者在会上表示,目前全市已形成了3个国家战新产业集团、6个省级战新基地和4个市战新产业基地逐步推进的良好结构,今后将加强政策支持,加快一流国家战新产业集团建设。
最新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新兴产业创新推进作用日益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一半江山。 第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例达到53.5%,比上半年上升1.2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纪录的战新产业增值比去年增加18.8%,牵动全市工业增长9.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达到112.3%。
从产业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产业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从产品来看,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新产品大幅增加。
市发改委主任朱胜利指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线索,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国家、省、市近年来通过探索证明的有效方式之一。
目前,合肥市已基本形成了3个国家战新产业集团、6个省级战新基地和4个市战新产业基地逐步推进的良好结构,下一步要继续加强产业规划、政策支持、团队建设和项目规划,大力推进国家战新产业集团和省市战新基地建设。
今后合肥市将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 其中,对已经认可的集群产业加大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资源的倾斜供给,加强政策引导新产业集聚发展建设的能力。
重视发展规划,各县(市)区、开发区应结合当前的“十四五”规划编制节点,围绕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专家等,瞄准未来产业的重要战略方向,加大研究力度,发现、规划和培育符合本区发展的战略新产业。
各县(市)区、开发区以集群、基地和发展重点为中心引进项目,尽快定居高质量项目,加快一流国战新产业集群建设。 同时,规划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团,着重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战略性信息产业集团,全力建设和推进国家战新产业集团、基地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