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损的乱七八糟的路面变成了平整清洁的步行街,各种形状的临街招牌变成了样式统一的商业招牌,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市民休闲训练的社区公园……
“创卫过程是不断优化城市居住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过程。”肥西县创卫办公室负责人说,“肥西县上派町通过创卫解决了老百姓食品、停车、诊察、体育等民生问题,提高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心感。”
"为了实现三个目标,我们有三个目标. "
在上派町的古田埂社区,看到了绿意盎然的休闲广场。 周围的大楼林立,整齐划分,装饰着新装饰的道路又干净又宽敞,路边柳树轻拂着。
“我们那里是城中村,以前出门,路面很脏。”社区居民王某说,“创卫工作以来,村里的公共厕所也变成了卫生厕所,社区入口的公园里有健身器材。 道路变得干净了,苍蝇和蚊子变少了,空气也变好了,到了晚上也能散步,这是以前没想到的。”
创造卫生工作怎么这么有效? “政府的高位推进和网格管理的“两个法宝”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肥西县创卫办公副主任、县卫健委员长李绍敏说。
肥西县坚持“三个位置”,巩固工作基础。 坚持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负责指挥长高标准,设立国家卫生县工作指导部,设立环境卫生、公共卫生、食品安全、村居卫生、环境保护和宣传教育6个工作组,分别由县委、县政府负责指导长。 各乡镇(园区)都设立了卫士,各村(社区)确定由负责人负责卫士工作,着力建立县、乡、村三级组织网络体系。 坚持安排部署。 颁布了《肥西县成立国家卫生县实施方案》、《关于成立国家卫生县8个特殊整治行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从组织指导、设施建设、特殊整治、规范管理等多方面着手,形成了完善的建设体系。 坚持督促检查。 把建设工作纳入县政府年度目标评价体系,完善“日暗访问、周监察、旬观、月度表”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分部门建设责任,加强部门建设意识,着力构建部门联动、共同管理的构建机制。
据说“创卫这个时候,我们整天在小区里转来转去,大家都烧了“创卫红”。 上派町青年街的社区负责人说:“街上有6个社区,分为4部电影,各个社区都配备了网格联络员。 前期的网络人员进行了地毯式调查,解决了屋顶大楼的清扫、下水道的排放、车辆的停车等环境问题,现在“堵洞堵洞”防止蚊子的繁殖,使管理更加细微化。”
实现“三个实现”,实现网络互联。 2017年以来,肥西县坚持集中攻防和常态化管理,完成了上派镇巢湖路、人民路、三河路等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和巢湖路、金寨南路等立面改造工程,开通了仙霞路、永辉路等断崖路,城网实现了互联,取得了显着效果。 实现基础设施升级。 相继建成巢湖路、包路、珍珠路、翡翠路、滨河路11个停车场。 完成城市39座厕所改造,25座厕所配备防蚊防蝇设施和无障碍设施。 完成了四十口垃圾中转站的更新,新设了中型垃圾中转站。 中派污水处理厂正在运作。 新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实现园林绿化。 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派河公园、丽景湖公园、潭冲河湿地公园等5个公园,建设街头游乐园7个、绿地14个县城绿化复盖率达4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02平方米。 2017年,国家园林县城建设成功。
创卫提高城镇的品位
“四个行动”致力于提高城市品位。 开展市容市容整治行动。 按照“主要干线道路严格管道、后街巷道规范”的要求,大力推进城市废品回收点、洗车点、车辆维修点、门窗焊接点“四点”的维修。 加强施工企业、拆迁工地和残土车的封闭运输管理。 加大城市“银屑病”巡逻和处罚力度,确保城市主干道几乎没有“银屑病”。 开展外部立面改造行动。 修缮巢湖路、金鸣街、人民路等沿线建筑物外立面,涂油漆,明亮,加大城中村提升城市品位的改造力度,整顿后街小巷66条。 开展干净整洁的行动。 加大垃圾收集容器投入密度,严格执行“一日两次清扫,一日清洁”制度,垃圾日清、无害化处理,垃圾运输车密封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严格执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定期清除分店经营、占道经营等现象,市容秩序明显变化。 开展农贸市场综合整治行动。 基于“分类管理、分阶段实施、全面推进”的思路,对城市6个农贸市场实施分类整治升级。 对杨桂塘和桥北农贸市场实施功能改造的上磷路菜市场选址重建,已经完成,对对外运营的泰来尚品、青龙湾和卫星农贸市场加强内部管理,确立良好形象。
现在走在肥西派街头,到处可以看到醒目的“创国卫生城市,建大美健康肥西”的创卫标语、宣传卡和宣传画。 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捡起道路上的垃圾,清扫卫生死角,劝市民不要丢垃圾,宣传创卫理念,成为最美丽的风景。 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