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_中国教育部:为教师减负 将更多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李纯)谈到“教师的负担,特别是不合理的负担很重,这是舆论常常关注的问题。” 中国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16日在北京表示,给教师带来负面影响是教师集中于教育人员的主业,集中于立德树人的使命,这是教育规则的内在要求,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教育部

资料图:教育部。 中新网记者富宇摄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表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建设教育教育良好环境的一些意见》。 中国教育部16日举行了记者招待会,进行了解读。

任友群介绍,文件从反映教师们较强的不合理负担开始,提出了负面路径。 首先是分类管理,从源头寻找教师的负担,大幅度削减文件和会议。

其次,根据土地条件,充分考虑地区、城乡、学校等的差异,避免“一个人切割”。

第三,标本和治疗。 “治标”是关键,严格整理规范是与中小学教育教育无关的事项,“治本”是协调学校管理与教育的关系,提高专业水平。

最后共同管理,是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形成合作力量,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的负担。

“负面不一定没有负担。 任友群也明确规定了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育工作中必须承担的职业负担是正常、合理和必要的负担。 “文件明确减少的是和中小学教师应该负担的教育教育没有关系的事项。”

关于“重点减少哪些负面”,任友集团说,必须考虑减少审计评价事项,将社会事务放入校园,填写报告书,借用中小学教师。 他还指出,经过整理,对中小学的审计评价事项在目前的基础上减少了50%以上,整理后遗留的事项必须实施清单管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布和认为,让专业人员专业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一些意见决定教师减轻与教育教育无关的工作,使他们埋头于教育教育工作,这是尊重教师职业化的表现。 (完成)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