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北京12月12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邱朝辉)大多将发射次数多、重大任务多的2019年称为“中国宇宙超市2019”。 但是在前景接近的2020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党集团副书记袁洁表示,中国航天将继续保持“超级”模式。
12月12日,袁洁登上北京航空宇宙大学的讲台,向500名北航学子讲授了“我国宇宙强国建设发展展望”的“公开课”。 其中,介绍宇宙科学技术集团计划于2020年实施的重大项目可以说是“精品齐全”
一是建设长期受照料的近地载人空间站。 该空间站将于2022年左右建成,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停留,在轨道运行10年向国际社会开放合作,提供全球共享的空间应用平台。
其次,实施探月工程第三期嫦娥五号任务,实现月球无人采样,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三步总体规划目标。
三是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系统建立了由30颗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服务范围遍布全球,与GPS、GLONASS和Galileo系统兼容,相互作用,真正实现了“中国北斗、世界北斗”。
四是完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卫星发射和在轨应用。
五、建设低轨移动网络星座“鸿雁星座”。 这个星座由轨道高度在一千公里以上的数百颗卫星构成,预定在2023年被配置在轨道上。
此外,航天科技组还将实施首个引人注目的火星着陆探测任务,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2021年实现火星软着陆,开展火星环行探测和巡视探测,将我国深空探测能力和水平提升到世界宇宙的第一步,实现深空探测领域的跨越。
(图为航天科技集团提出的2045年左右宇宙强国建设的目标和路线图)。
在去年召开的第七届工作会议上,宇宙科技集团于2045年左右实现了宇宙强国建设的目标和路线图:到2030年,成为世界一流的宇宙企业集团,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使中国走上世界宇宙强国的前沿,直到2045年, 在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的基础上,有效支持世界一流军队建设,推动中国全面建设世界航天强国。
袁洁说:“建设宇宙强国的目标必须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提前5年,因为要发挥宇宙飞行的领先、推进作用,积极行动,全面支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在今天的公开课上,袁洁进一步细分了宇宙强国路线图,介绍了这两个阶段分别计划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和研究前沿的基础问题。 其中,2030年,航天科技集团将实施长征9号大型火箭、航天器轨道服务与维护系统、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新一代空间基础设施、火星与小行星取样返回、搜索计划——太阳系附近应居住行星的航天探索计划等重大项目。 2045年前后,月球科研站、太阳系边际探测、动力相结合重用载体,实施全球空间安全环境监测与管理工程、载人着陆能力发展等重大工程项目。
当天的活动是国资委党委和教育部共同举办的“领导干部站在讲台上,国企开讲的100讲”的特别讲演会之一,也是宇宙科学技术集团在北航开设的第二届“国企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