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广网淮南(记者徐鹏)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每年新增煤电固体废弃物约3000万吨,历史库存超过1亿吨,发展煤电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是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12月14日至15日,第二届( 2019年)中国煤电固废生态管理与循环经济发展大会在安徽淮南召开。 如何将煤炭的电气固废变成宝藏,成为大会的焦点。
大会开幕式现场(中央广网记者徐鹏摄)
淮南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孝成在大会开幕致辞时表示,淮南缘煤建成兴煤,矿井采煤已有近120年的历史,是全国14亿吨煤基地之一,六大煤电基地之一。 作为老工矿城市,淮南排放了约300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和每年3000万吨煤电固体废弃物。
淮南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孝成致辞(中广网记者徐鹏摄)
近年来,淮南市撰写了煤电气化、非煤炭产业、山水生态文化三篇文章,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推进煤电固废生态管理和循环发展,全力建设国家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国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示范城市。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韦人致辞(中央广网记者徐鹏摄)
安徽省经济与信息化厅副厅长吴韦人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安徽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显着,今年1-10月,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同比增长18.5%,比同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加3.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减少3.04%,年提早实现“十三五”下降目标
“大会是安徽加快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全力建设水清岸绿产业优美长江(安徽)经济带,推进强大省建设的一大背景下召开的重要会议。”吴韦人说,大会的成功召开使安徽省推进了大量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扩大了产学研用交流合作
本届大会将通过重点政策解释、尖端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产业技术对接、园区建设经验交流等形式,推动区域、行业、产业交流,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探索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协调的绿色途径。
开幕式上,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煤论道”提出了“煤系固废绿色的高值化利用”、“全国煤电固废综合利用状况”、“气化渣德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研究”、“粉煤灰土壤化技术进展”等内容的主旨报告。
明天上午,专家学者们进入淮南市国家级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潘集园区展览馆,切实感受采煤沉陷区综合管理和煤电固体废物产业利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