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2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14批食品不合格情况公告( 2019年第58号)。
被称为松潘小文认可部销售的山东点心泽昌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小肥羊风味肉串”,红红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胭脂红都是常见的合成着色剂,广泛应用于现代食品行业。 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制造商违反国标规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出范围或超出限度使用。 合成着色剂缺乏营养价值,长期过量食用可能影响人体健康。
在南部县蜀北街道事务所的八零水站销售,被称为南部县老鸦镇莲的露饮用水厂生产的“莲的露饮用水”,绿脓杆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被称为内江市三元井工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惠燕天然饮用水”,绿脓杆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另外2批,生产企业同日生产的“天然饮用水”和“冰爽天然山泉水”在同一项目中检测出不合格。
铜绿假单胞菌是水源性和食源性病原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食品及医院等环境中,特别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繁殖。 铜绿假单胞菌生长代谢过程中可能发生多种内毒素、外毒素等致病因素,人感染后可能引起局部化脓性炎症等各种疾病。
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包装饮用水包装形式主要有桶装、瓶装、袋装。 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主要原因是原水、离子交换等过程的污染,但过滤、臭氧消毒等过程后的水质量(填充前)比较稳定,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低。 瓶装饮用水的包装容器一般采用一次性高温吹塑成形,其生产和充填过程均在全封闭高温环境下进行,因此在此过程中受微生物污染的风险较小。 大部分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采用回收桶的消毒再利用,但回收桶的消毒工序很复杂。 桶装水绿脓杆菌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桶装回收清洗消毒不充分,给产品带来二次污染。
资阳市雁江区红送水厂销售的四川一品酒精矿泉水有限公司生产的“兰汐冰矿包装饮用水”,亚硝酸盐( NO2-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桶水中亚硝酸盐污染可能来自桶水生产企业水源污染,水源附近土壤大量施用硝酸盐肥料等硝酸盐含量高,部分硝酸盐在水体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控制不当,产品水中微生物含量高,水中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以标准为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的污染物质量”( GB 2762-2017 )中规定包装饮用水(矿泉水除外)亚硝酸盐量为0.005 mg/l (以no2-计算),矿泉水亚硝酸盐量为0.1 mg/l (以no2-计算)。 此次不合格包装饮用水亚硝酸盐检测结果为0.016mg/l(no2- ),对人体的危害较小。
销售于天全县大地园购物广场,产于四川崇州国家粮食储备羊马仓库,名为“自发面粉”,脱氧雪腐菌烯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脱氧雪腐菌烯醇( DON )通称呕吐毒素,主要来自水稻细菌和黄色细菌,以动物呕吐等中毒特征命名,是谷物霉变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污染粮食和动物饲料的最广泛天然毒素之一,大麦、小麦、玉米、燕麦 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量”规定面粉中的脱氧雪腐菌乙醇量为1000μg/kg。 面粉中的脱氧雪腐菌烯醇( DON )之所以超标,可能是因为原料小麦被这种菌污染,企业没有严格管理原料的缘故。 保持谷物和食品干燥是不超过DON标准的关键。
如果消费者发现或购买了与市场上此次发布的信息相关的不合格产品,请向食品索赔通报电话12315报告。 (责任编辑:六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