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联合21所青岛国际会议展中心举行了2020年“青岛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高中行”和百场招聘会开幕式,标志着2020年“青岛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高中行”活动正式开始。
“青岛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高校旅游”作为“青岛英才季”系列活动之一,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共同举办,牢牢围绕“双招双引”攻势,按照“三化三型”总体构想,包括毕业生“就业政策入学”、“就业指导入学”、“研修进修入学”、“就业招聘入学”、“岗位配置入学”和“三支一扶进高校” 为全面推进青岛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高校系列工作,我市在21所青高校成立了就业服务工作站,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组成青高校人力社会服务专家队伍,使高校、政府、企业、学生对接渠道畅通,政策进入高校, 通过组织招聘会,开展培训实践培训、就业创业指导、信息收集等服务,深化高中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推动服务细化,在全市展开十五大攻势,为建立对外开放新平台提供支持。
作为年内最大规模的毕业生招生会,此次招生会约有2万名毕业生入场,海尔、海信、青啤、黄海制药、中车、中铁等840家企业参加。 其中,我国500强企业8家,上市公司56家。 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104家,占12.38%的单位事业单位81家,占9.64 %的民营企业595家,占70.83%的三资和外资企业61家,占7.26%。 据统计,招聘企业包括: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类企业120家、智能制造、自动化、机电类企业250家、化工新材料、生物海洋医药类企业230家、建筑、房地产类企业60家、教育、金融、贸易、文创类企业80家生产制造及其他类型的企业100家 840家招聘企业提供的岗位中,平均报酬4000元以下的占30%,4000元~6000元占40%,6000元~ 7000元占20%,8000元以上的占10%。 报酬为4-6k为40%、6-7k为20%、8k以上为10%、4k以下为30%1.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类企业120
2 .智能制造、自动化、机电类企业250
3 .化工新材料、生物海洋医药类企业230
4 .建筑、房地产类企业60
5 .教育、金融、贸易和文创类企业80
6 .生产制造和其他类型的企业1001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类型的企业120
2 .智能制造、自动化、机电类企业250
3 .化工新材料、生物海洋医药类企业230
4 .建筑、房地产类企业60
5 .教育、金融、贸易和文创类企业80
6、生产制造和其他类型的企业100这次招聘企业涉及化工、机械制造、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和能源材料等各行业,提供大学生就业岗位3万多家,招聘会呈现供求旺盛、招聘有利的状况。
这次大规模招聘活动有三个特点
一是着眼于大学生的需求,用力“全权复盖”政策。 紧密结合现场录用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定位。 创新政策介绍形式,结合青岛市广播电台开展“就业创业狂欢节”活动,以大学生欢欣鼓舞的“真人秀”形式,将政策宣传、落地推广融入体验式游戏交流,结合政策颤抖的声音视频,进一步提高政策认知度。 开展“政策宣传——人社服务面对面”活动,设立人社政策咨询区,提供我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解释、政策法规咨询、社会保险缴纳、劳动合同管理、劳动维权和创业贷款申请等咨询服务,质疑大学生关心的青年定居、补助金申报等问题,参加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摘录和惠民政策百问等政策宣传资料
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网上招聘。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通过智联招聘构建“青岛市大学生网招聘平台”,采用首次在线同步启动的交流招聘形式,实现岗位信息和求职信息的“无缝对接”,提供免费职业评价、简历诊断、心理咨询等服务,帮助大学生从学校走向岗位的第一步
三是汇集有效资源,共同建设政企学校信息“立体交桥”,提供正确的服务。 公布青岛市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站名单,建立青高校人社服务专家制度,将青就业意向和青岛升学生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信息纳入服务范围,实现供求信息互联。 根据个性需求提供政策宣传、就业指导、培训实践培训、岗位配置等正确服务,打破资源壁垒,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推进更深入、更正确的校企、校产与校地合作。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边祥慧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