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16日,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和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9》显示,从1985年到2019年,中国劳动力人口(包括学生)的平均年龄从32.2岁上升到37.8岁。 2017年,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最高的是辽宁、吉林、黑龙江、重庆和湖南。
报告引进国家统计局、高中和社会调查部门等公布的最新数据,计算了全国和地方1985-2017年度城乡人力资本的多样化指标。
报告引用了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对人力资本的最新定义,“人力资本是能创造个人、社会和经济福利的个人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
报告指出,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源泉,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也是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人力资本被认为是促进“中国经济奇迹”的主要因素,测量中国人力资本对全球认识中国人力资本状况十分重要。
报告估计,2017年,我国人力资本总量当年价值1934万亿元,其中城镇1587万亿元,农村347万亿元,分别占人力资本总额的82%和18%。
1985年至2017年,中国人力资本总量为10.37倍,年平均增长率为7.58%。 近十年( 2007-2017年)年平均增长率为7.34%,其中城镇人力资本总量年平均增长率为8.48%,农村为3.66%。
从地区来看,2017年人力资本总量前5位是山东、江苏、河南、广东和浙江,人均人力资本前5位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和江苏。
据报道,1985年至2017年间,中国劳动力人口(包括学生)的平均年龄从32.2岁上升到37.8岁。 2017年,平均年龄最高的是辽宁、吉林、黑龙江、重庆、湖南,平均年龄最低的是广东、贵州、海南、新疆、西藏。
对影响人力资本的一些因素进行了部分研究,结果表明,1985年至2017年,全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教育程度从6.2年上升到10.2年,其中城镇从8.2年上升到11.1年,乡村从5.6年上升到9.0年。
从1985年到2017年,全国劳动力人口中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从1.3%上升到17.6%,其中城镇从4.7%上升到26.7%,乡村从0.2%上升到5.5%。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