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第十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 GNEV10 )在北京召开。 在主论坛上,专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理事长于德翔发表了题为“新能源新交通双向融合的充电网新产业”的演讲。
“充电网是汽车革命的支撑点,也是能源革命的链接点。 据德翔介绍,充电桩模式在中国的生存时间至多为两年,未来必须在中国建立一个与汽车、网络、人员交流的充电网络。
华夏能源网特别整理了德翔的发言内容,供参考
我认为新能源车引领了第四次世界工业革命。 众所周知,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燃气发动机和发动机领先的。 目前,中国高铁已经杀死了燃气发动机。 同时用电池、电机、电子控制、电动汽车杀死传统燃料车。 如果中国杀死了燃气发动机、发动机,中国将引领第四次产业革命。
世界上的电网都是负载实时型的电网,用多少电需要同时发电多少次。 为什么?因为不能储藏电。 但是,随着大规模电动汽车的发展,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 如果使用电动汽车的丰富寿命,其极限成本几乎为零,中国不会再抛光、抛电、抛风。
我们每次以一美分的价格买下张家口弃风的电,与电网合作,相当于在电网上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储藏池。 去年我们的可再生能源比例为26%,随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该比例不断上升,相信2025年可能会超过56%。 超过56%的话,意味着中国的基础能源从化石能源转变为可再生能源。
世界上谁能做到呢? 谁有电动汽车,谁能做这件事。 中国是电动汽车最大的生产、制造和使用大国,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是汽车革命的支撑点,同时也是能源革命的链接点。 什么链接了汽车、可再生能源、储存和电网能源? 充电网络。 因此,充电网是汽车革命的支撑点,也是能源革命的链接点。
在中国要建立汽车、网络、人与人交流的充电网络。 充电桩模式在中国的生存时间最多只有两年,将来在中国存在的一定是充电网络,在某些地区实施了数十个、数百个充电桩的物理化改造。 每个电池都充电时,一千个负荷800个,出二百人给车充电。 到了晚上大家都关灯睡觉,有600个负荷的时候给主人充电。 在我们的平台下,什么时候满了,客户说了算,什么时候充电,系统说了算。
充电网有四层网络结构,基础设备网,未来的一辆车错了。 第二层为控制网,各控制终端30分。 第三层是能源网络,如果中国有一亿辆车的话,将成为巨大的能源网络。 最上面是数据网络。 充电网上叠加了能源大数据和工业大数据。
使用新能源汽车如何降低成本? 我们的员工在家充了5分钱,公司从9点到11点30分可以出4分钱,白天光电又充了一次。 开电动汽车的日子不仅不花钱,还能赚钱。
将来90%的汽车将以电谷、低价充电,弃风、弃光、弃水时保证再充电,只有极少的5%、10%的汽车在高峰时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