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气象台,张葵正在查阅资料
为了人民!
在这个国庆节天府广场的升国旗现场,也有人带着雨具避雨——他们中也许有人看过那个“每小时的天气预报”。
这个预报是成都市气象台的最高预报员张葵做的。 因为还是汛期值班模式,国庆假期她和同事们平均为2小时24小时班级:查看资料,得出结论,跟踪变化,持续24小时。 因为晚上是他们最紧张的时候,涨水期成都的暴雨多出现在晚上。
2日下午2点,成都市气象台的预报员开始调查刚出现的气象数据,继续形成指导预报。
这个时候张葵也是24小时值班的第五个小时。 她告诉记者,气象厅从局到各科进行指导,加上气象台的工作人员,每天约有15人工作24小时。
早晨的预报资料比较丰富,“有地面监视站的数据,有雷达回波、卫星云图、探测气球资料等”。 上午九点交接刚结束,就开始看资料了。 因为10点左右,她要和另外两个预报员进行公司内部会谈,讨论当天白天成都的天气。 再过一个小时,她们又要参加全省会议,之后要和成都市各区市县气象台协商。
国庆节前,张葵代表市气象台参加了全省天气会议。 在10月1日上午的天府广场,她做了“每小时的天气预报”,预计早上5点到8点会下小雨,8点以后雨会停。 她也一直关注着。 “在旗帜升起之前一直在下雨。 ”当时在现场的小王回忆道,升国旗前后雨渐渐减弱,终于完全停止了。
下午2点以后,张葵等领导预报报道,气象台专业服务单位向有关部门、企业加工明确预报,环境预报单位研究气象扩散条件,公共服务单位值班人员开始更新“成都气象”官方微博。
张葵和她两位预报员的同事也说“我们必须继续监视天气情况”。 如果有灾害性的天气或重大活动,傍晚有加密协议。 晚上8点是某天其他气象观测数据最丰富的时候,说“所以晚上9点还有会谈。”
24小时值班持续到第二天上午9点。 天黑以后,用张葵的话来说,是最紧张的时候了。 她解释说,汛期成都的暴雨多出现在晚上,到了晚上他们特别紧张:下不去,下不去哪里,雨量多,什么时候停,发出警报……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彭亮胡刚照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