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派出所_“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系列报道——陕西日报:小小警务 护民周全

新的道路更新了

小||小||警告||民||周||全

——记《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合阳县公安局金水派出所

公安派出所

连续14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一级派出所”,累积2次荣立集团的三等功的省委政法委员会被评为“全省治安综合管理先进集团”的省公安厅授予“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优秀机构”……

近年来,魏南市合阳县公安局金水派出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智慧派出所建设为前导,以“小警务”为手段,积极实践新时代的“枫桥经验”,贯彻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基础管理,不断探索基础善治的新模式,在实际行动中“不矛盾、平安无事、无问题”

“小网格”支撑着“大连动”

11月2日19点左右,20多岁的小明和男朋友发生口角,呆呆地走进了车流。 110接到指挥中心的指令,金水派出所立即出动警察救了小敏。 与此同时,“老吴工作室”的民警们总是在小敏的陪伴下,用家人般的温暖打开了心扉。

“老吴工作室”是金水派出所打造的警务小品牌,由合阳县道德示范、民警吴刚开始,由副所长主导,结合法院、司法局、住宅局等有关机构,构建了多样性矛盾的调解平台。 从单一土地、婚姻纠纷到综合劳资、工伤矛盾,该平台累计处理2300多个案例,深受老百姓好评。

这是金水派出所坚持群众路线,构建“小网格”探索众多参与、多元共治新模式的方法之一。

近年来,为了推动更多人参与地方管理,金水派出所在辖区科学设置了治安小网格,每个网格确定了一个网格长和两个网格员,接受了460名志愿者,共同组成了“金水管家”团队,“社区民警主导,专职辅佐官合作,更多人

为了填补电网管理的漏洞,金水派出所在企业、部门、学校等地设立了25个治安自治组织。 各自治组织由社区民警主导组成微信群,准时发布警情小提示,开设防范小教室,实现早期警告、常态防范。

“小程序”解“大问题”

今年6月的一天,居民雷的家被盗,他立刻开启了“租赁住宅酒店式管理”的微信息报警。 不到10分钟,金水派出所的几名警察赶到了有雷的房子,当天解决了事件。

金水派出所的指导员吉永峰告诉记者,由于租赁住宅登记不确定、信息管理迟缓等原因,管辖区域经常发生财产损坏、盗窃、租赁不足、租赁逃逸等警情。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难题,今年初,金水派出所的数名民间警长自主开发了“租赁住宅宾馆式管理”的微信程序,集中注册了租赁人的信息,实现了民间保安员、房东、租赁人的四级管理、租赁人状况的三色警报、租赁住宅安全系数的五星级的多级管理。

通过这个小程序,民警随时可以把握住房人员的流动情况、重点人员的行动轨迹,达到信息输入的全面、安全的监督管理效果,为解决案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该程序扩展了广播信息、矛盾纠纷、单手通报三大功能,使大众更容易报告矛盾纠纷、受灾情况的警察信息等,民警立即向房主通报不稳定因素,推动安全问题及时改善,在当地解决矛盾纠纷,实现了租赁住宅“用指尖治理混乱”。

截止到目前,金水派出所“租赁住宅酒店式管理”项目已复盖管辖区699间租赁住宅,实现了4025名流动人员的动态管理。 根据这个小程序,金水派出所已经累积解决了各种矛盾,发现了6条黑干扰的坏线索。

“小探针”保护“大平安”

为切实实践新时期的“枫桥经验”,金水派出所始终把创造智慧警务作为关键。

9月8日,金水派出所在接到“某市民有可能自杀”的警告后,紧急配置了录像带“接力”,追踪脸部,仅2小时就正确定位,成功救出了年轻的生命。 今年,金水派出所通过“雪亮工程”等科学技术手段,累计救助了大约60次人民。

不仅如此,根据“雪亮工程”,金水派出所今年也揭发了72起刑事案件,逮捕了网上的逃犯10人,吸毒者10人。

近年来,根据“雪亮工程”的建设,金水派出所在辖区设置了802路高清视频监控,市内设置了二级平台、实验室,利用人脸识别、车牌识别、人证验证等技术手段,推进“智能小区”、“智能酒店”、“智能行业”等建设,有效提升警察信息化水平

据统计,2019年以来,金水派出所的管辖区“两人一人抢劫”等防范事件比去年减少了30%。 另外,随着各地面部识别系统等的应用,金水交流区已经形成了“全时空间智能护理”的管理结构,60%以上的居住区和90%以上的行业场所实现了“零发案”,大众的安心感明显提高。

资料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鼠标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