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正面临着补贴政策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但一位“新玩家”仍然热情高涨。
11月12日,在恒大新能源汽车战略伙伴合作峰会上,恒大董事会会长许家印宣布,恒驰第一号车“恒驰1”将于2020年上半年上市,并于2021年批量生产。 当天,他第一次公开了。 恒大计划在制造汽车方面每三年投资450亿元,其中今年投资200亿元,2020年投资150亿元,2021年投资100亿元。
事实上,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也是解决国内能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但是,对于“从零开始”的新玩家常数大来说,如何迅速完成基础设施,攻占技术高地呢?
“恒大在制造车上什么都没有,换道超车,要走出新的道路该怎么办?买了能买到的核心技术,能买到的企业都买到了”许家印的回答显得有些粗鲁。 他说“不做,不做就做到最好”,是恒大一贯的工作风格和工作原则。 按照计划,恒大将在3至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通过国际收购与合作,恒大已与世界前60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恒大与在奔驰、宝马、保时捷、兰博基尼等豪华品牌工作的世界顶级设计师15人成立了“恒大新能源汽车造型设计专家委员会”,为“恒驰”的模式提供造型设计。
当然,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汽车“买”是绝对不够的。 对于无法购买的技术,恒大的做法是“强有力的合作”。 许家印表示,他已经率领恒大汽车产业干部周游世界23个国家的47个城市,相继考察了58个世界汽车产业各领域的龙头企业。 “一天大多从两个城市跑到三个城市。 他表示,无论是进入世界前500大企业,还是进入一流设计师的个人工作室,只要有一流的技术,我都会和团队一个个访问。 努力创造恒大造车最强的朋克圈”。
例如,在工程技术领域,恒大与FEV、EDAG、IAV、AVLAN、MAGNA等世界汽车工程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 恒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包括博世、马格纳、大陆、采耶夫、蒂森克鲁普、捷克、巴士夫等世界前60大汽车零部件大企业。
据业内人士透露,财力雄厚的恒大通过大笔投资、大规模战略合作和资源整合,成为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的“航母”级选手。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一定的新目标。 当然,近年来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道路,由于充电技术、电池成本和市场规模等因素的制约,表明目前实现利益并不容易。 因此,能否消化吸收革新技术,能否迅速发出足以吸引消费者的批量生产车,是决定恒大未来能否“超越”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