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怒斥企业欠薪_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局长高善武:搭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助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城市由人民建设,人民城市是人民。 为了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进民主,重视民意,关注民生,为大众解决事实,解决难题,青岛市政府从2009年开始,每年组织市政部门“报告市民,听取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现在已经是11年了

局长怒斥企业欠薪

2019年12月14日、15日,一年一度的三位“大考试”如期抵达青岛。 今年青岛市政府做了什么事实?人们得到了什么样的利益? 你对未来的一年有什么期望? 以2019年青岛市政府部门“三民”的活动为焦点,凤凰青岛提出了“治市道必先利民”的主题策划,从12月14日开始两天,现场与您一起听取了38个市直部门年末的工作,360°直接打击了各部门2019年度的“成绩单”。

局长怒斥企业欠薪

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局长高善武

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局长高善武在接受三民叙事务现场采访时,为了应对青岛市市委“学深圳、深圳”的城市发展战略,青岛市民营经济局组织了“深圳湾对胶州湾民营中小企业行动计划”,希望通过“双湾计划”将深圳的先进理念、优质经营环境、资本资源与创新资源相结合 目前组织青岛的中小企业去深圳,已经举办了4个活动,邀请深圳中小企业来青岛,举办了2个活动,青岛企业与深圳企业学习,取得了很多合作,“双湾计划”成为青岛“学习深圳、追赶深圳”的重要平台。 第二年,青岛市民营经济局将在深圳设立青岛中小企业大湾区协同中心,组织深圳资源需求型企业渠道深圳,构建物理平台,为民营企业引进更多资源,开展更多活动,提高青岛“学习深圳,超越深圳”的效果。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共同参与下,市民间经济局坚持问题取向、目标取向和结果取向,强化环境建设、促进发展、努力解决难题,全力保障权益,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业务职能目标的实现情况

加强统一协调,形成推动力。 一是抓住青岛市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设立民营经济局的有利契机,迅速整合工作职责,设立市级指导组,明确议事规则和工作细则,切实形成全市统一合作力。 在全国中小企业工作可视电话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第二,探索运行监测体系建设,明确14项、136项运行监测指标,编写《青岛市民营经济运行情况报告》,首次建立全市“民营经济地图”监测体系,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

三是快速发展民营经济攻势。 坚持问题方向,做问卷,广泛征求各界意见,揭示民营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和弱点。 同时制定扩大民营经济攻势的作战方案,提高信心,提高质量,解决难题,构建平台“四个攻防战”,逐一分解执行责任,召开民营经济青岛行动摄影展,确保了攻势年内的全面势头。

创新供应方式,推动政策落地。 一是加大政策供给。 组织开展“把政策送到民营企业”的巡回宣传和在线直播,实现政策落地。 共进行了24次政策宣传,“政策一本通”发行了1.5万册,32万人通过直播参加了政策交流。 同时,开发建设跨部门“青岛政策通”平台,为企业提供最便捷快捷的政策查询服务,有效解决政策数量多、发布不定期、入手不便等问题。

二是加强服务供应。 继续召开青岛“民营企业家”讲坛,全市企业家大会正式建立市企业服务平台、企业政策智能查询平台和企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汇集企业政策7000多条、12大服务和1500万件企业信息等资源,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融资、人才等全方位服务

第三,创新的创造性供给。 积极构建“创意青岛”平台,评审65人成立青岛市民营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28家民营企业创意方案被选为全市百家发展创意方案。 同时,三个优秀创新方案优选,以“发现未来青岛华”为主题召开民营经济创新会,鼓励民营企业家“编剧”,政府部门和行业专家作为“场务”论证创造性、创造性,推动政企合作整合资源,超越世代实现产业倍增。

着重于产业培养,推动变革升级。 一是继续推进创业创新。 今年,两个基地被评为国家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一个开发区被评为国家大中小融通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四个平台被评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二是加快培养高成长企业。 研究制定了“培育和鼓励青岛市隐形冠军企业、羚羊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实施方案”,实施了分类的正确支持。 今年,我市5家企业被评为国家专业的新“小巨人”,8家企业被评为“羚羊企业”的新选手“隐形冠军”的企业有22家,总量达到79家的821种产品(技术)被认定为市中小企业“特别新”产品(技术),比去年增加了58.5%,长城战略咨询“unico”

三是全力打造“双湾计划”品牌。 坚持“学习深圳,超越深圳”,建立“胶州湾对深圳湾”民营和中小企业行动计划,在深圳开展“双湾计划”创新发展系列活动,吸引深圳着名投资机构集团考察对联,路演达到投资意向9.5亿元。 同时设立青岛深圳企业家联谊会,召开“双湾”企业创造会,推动两地企业在产业+服务、产品+市场、客户+资源、方案+能力、资本+技术等方面相互融通、合作发展。

通过资本渠道,着力解决融资问题。 一是建立金融要素平台,统一升级“金企通”和“融资通”平台,实现正规化银企业的对接。 举办融资创新产品展览会,精心编辑《融资创新产品一册通》,网上参与者总计超过10万人,达成融资意向。

二是创新中小企业政策性贷款机制,贷款资金使用率由原来的0.06%/日降至0.05%/日,远低于省级企业应急贷款诱导基金使用率。 今年以来,为409家企业提供政策性转型资金57.92亿元。

三是启发之星等23家创投机关建立市民和中小企业创投风投促进中心,组织民营中小企业资本知识培训活动,提高资本运用促进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建立专业平台,帮助“双招”。 利用市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构建民营经济“双引”专业化平台,与各区市进行目标引进、科学引进、共同引进、高效引进。 推进上合组织区域经贸合作示范区和山东自由贸易区青岛地区建设,召开第四十八届APEC中小企业工作组会议和合作会议,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青岛)峰会,青岛中小企业国际采购与合作洽谈会,2019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峰会, 开展北欧科技投资合作洽谈会等市级招商活动,并利用首届博鳌亚洲论坛世界健康博览会、正和岛创变者年会等全市大型活动平台,与国内高端教育机构和青岛市重点民营企业合作,大力开展商业招商、产业链招商。 引进了万洋集团百亿级创造城市、维亚迪新能源共享汽车、深圳翰德金融科技谷和北方总部基地、深圳前海创投孵化器等优质工程。 目前全市累计引进民营企业500强投资项目44个、“四新”企业项目648个、独角兽投资项目6个,提前实现全市“引进民营企业”突破难关年度目标。

使申诉渠道畅通,保障合法权益。 利用“市委书记岗位”和12345政务服务民营企业热线,解决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构建政治企业沟通对话平台。 今年以来,共有12345家民营企业服务热线企业308家,累计流通市委书记职位民营企业191家。 建立市检察院和市工商联合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合作和常态化工作机制,协调解决新华锦、利群、汉河集团等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同时加大清理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帐目的力度,截至12月6日,清理偿还28.45亿元,偿还率达到93.34%,居全省前列。

服务企业成果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强民营经济攻势,全市各部门迅速行动,民营和中小企业自主参与,青岛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一是主体活力不断激发。 今年1-10月,全市新增民营企业登记9.45万户,同比增长30.35%,民营企业总量达到51.05万户。 二是投资信心坚定。 1-10月,全市民间投资增长20.9%,同比增长22.6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3.1%。 第三,进出口势头强劲。 1-10月,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2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占同期全市外贸总额的59.1%。 四是社会贡献不断提高。 1-10月,全市民间经济实现税收930.7亿元,比上年增加2%的民间经济新接受就业的有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5%,全市城镇新就业的占78.6%。 第五,大势所趋。 今年青岛市有5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收益规模创历史最高的8家企业进入山东省民营企业100家,比去年增加1家,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5家民营企业在主板和创业板上市成功,国内民营上市公司达到25家。

媒体监视问题的处理情况

今年以来,报道媒体舆论监督问题的两个主要是企业给予补助金的困难和企业的“过桥困难”等问题。 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机构改革过程中的角色转变问题,但舆论监督后,我局自愿承担、不确定、迅速审视、反对,积极协调解决问题。 其中,股票上市项目资金问题在舆论监督42天内全部支付给企业的企业“跨桥难”问题是舆论监督40天的联合相关部门,提出了创新开展中小企业政策性贷款业务的意见。

有问题和下一个计划

比较青岛市人口规模与经济总量,尤其是与全国发达城市相比,民营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产业水平低等问题仍然是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短板,加强统一协调、加强运行监测、培育优势产业、 建立交流平台,提高资本意识,提高企业家精神等多方面与先进城市有很大差距,市民间经济局需要在下一工作中认真思考和改善。 新的一年,市民经济局按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安排,积极响应市民和企业的关注,大力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商环境、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消除企业的希望、紧急企业的焦虑、企业的困境,积极向企业发送政策、寄予信心、服务、温暖、经验,许多民间和中小企业创新和大道路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