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12月1日新闻记者杨佳峰北大文化与荆楚文化之间的关系? 两者的共同点是什么?12月1日,在光谷召开的2019北京大学全球出身论坛圆桌会议上,“北大和荆楚文化”议题备受关注,对话者认为北大文化和荆楚文化有很多共同点。
85级北大出身的杨三文鱼认为,劳动精神是荆楚文化的一部分。 当时楚国的第一个民族,穿破衣服,拉柴车,开辟坡面林地,做出楚国,积极进取,创新,开放融合,创造出死不屈服的楚国文化精髓,产生了“筚路蓝缘,启发山林”这个词汇。 楚国有代表性的人物屈原更是实干家的代表。 实际劳动精神也是北大文化的一部分,北大学子扎根于基础,从不缺乏实际劳动精神。
北大与荆楚文化记者高勇摄
“我在北大读了四年书,除此之外从未离开过湖北。”86级北大毕业生张方胜认为,北大和荆楚文化都有勇气开拓创新气质。 他举个例子,北大的前身首都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成果之一,1912年黄陂人陈宣凯创立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武昌中华大学。 党长大前,北京和武汉成立了共产主义集团。 其中有北京大学和武昌中华大学的学生。
“武汉大学是中国最接近北京大学的学校。 ”武汉大学教师郭宇铮说,自己选择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武大,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这是他以来第一次有200多名在武大工作的北大毕业生,成为湖北北北大毕业生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长江国际金融投资(武汉)有限公司会长、湖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会长刘萌总结时,武汉大学第一任校长王世杰是北京大学教授,他说赴武大工作时带北大毕业生的王世杰也是湖北人,北京大学着名教授也有很多湖北人的身姿。 比如,国学大师汤一介等,武汉大学的数百名北大毕业生是不言而喻的。 本届首届北京大学全球人大定居光谷拉开了北京大学与湖北武汉合作的序幕。 北大与荆楚文化的交流,北大与湖北的合作一定是核聚变,带来了光明的合作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