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南通上海的团吗_“上海第三机场”面纱揭开,南通新机场定位明确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今天正式公布。 其中,南通新机场曾经被称为“上海第三机场”,他表示会协助建立世界性的机场群,这也明确了其定位。

今年2月,“上海第三机场选择江苏南通海门”的新闻引人注目。 据当时发布的消息,南通新机场位于江苏海门四甲和周边乡镇,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年吞吐量设计总计5000万人,面积控制在120平方公里以内。

一个月后,中国民航局综合司副部长顾晓红就广泛传播的“上海将建设第三机场”消息向有关部门透露,民航局不接受上海第三机场的选址申请,全国民运机场的配置计划也没有上海第三机场。

关于南通新机场,最新的“纲要”是“上海国际航空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透露,本次长三角机场群规划经民航局领导协商,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通新机场的定位和规划与上海航空中心的布局和规划相结合。

事实上,这样的合作已经展开。 南通新机场布局确定后,江苏地台报道上海通两地共同提出“1+4”批量协调项目。 其中“1”是指上海军用机场大场机场转移到南通新机场,“4”是指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上海通城际和通州湾。 将来至少要把北沿江高速铁路、上海通城际和南通地铁2号线连接到新机场,周边200-30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上海、苏、锡、泰、扬、盐等城市,都要在60分钟内到达新机场,希望上海两大机场的一部分能找到客户。

许多业内人士通过对“上海第三机场”的讨论,指出在机场密度极高的长三角地区,如何在不同行政区划管理的地方机场之间合作发展,最大化地区整体利益是更迫切的问题。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有7千万级机场,在上海浦东、上海虹桥、杭州萧山、南京庐口、宁波栎社、温州龙湾和合肥新桥,江苏国内9个民航机场也排成百万级机场队伍,许多地方为了追求机场规模,容易重复建设和浪费。

民航行业专家李晓津也指出,东南沿岸发达地区目前高铁交通发达,空域资源紧张,无需建设过密机场,即使需要建设也不能维持适度规模,建设过度。

此次发布的《纲要》将进一步明确,制定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计划,建立分工明确、功能齐全、连通顺畅的机场体系,提高区域航空的国际竞争力。

除了规划南通新机场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还将优化杭州、南京、合肥的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加强宁波、温州等区域航空服务能力,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区域枢纽机场建设。

纲要提出完善区域机场合作机制,提高区域航空服务质量。 加强航空运输设施建设,加快合肥国际航空运输集散中心、淮安航空运输中心建设,规划嘉兴航空运输中心建设。 统一空域资源利用,促进民航、通用航空的融合发展。 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等。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