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冰扫雪预案演练_大雪要来 北京扫雪铲冰已准备就绪

本报的报道中,第一场雪好像还没有走远,今冬的第二场雪又要来了! 据气象部门介绍,今天晚上至明天上午,北京有明显降雪天气,预计降雪量将达到大雪。 明天早上高峰时间的交通旅行会受到影响。

雪总是冬天最美的乐趣,雪白的冰雪世界是冬天最美的景色。 明天上午醒来,迎接都城的是这银装的美景! 气象部门预计,这场雪将从今晚开始从西向东对北京产生影响,首先对西部山区房山、门头沟等产生影响,主要降雪时段将从今天晚上到明天早上。

11月29日,北京迎来了历史上“最准时”的今冬初雪。 时隔半个月下雪了。 从雪的降雪量水平来看,北京整体预计会下大雪,北部地区局部地区预计会下大雪,积雪深度为3~5厘米,局部地区为7厘米以上。

今天早上,北京的天空很暗,看不到阳光,仿佛在温暖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雪的日子。 根据预报,雪后大风变冷,从明天晚上到17日中午,市里北风变大气温显着下降,今天最高气温只有2℃,明天也只有3℃,“雪后寒”显着,感觉身体冷,大家都在注意防寒保温。

不仅北京,随着北方降雪重心向东移动,华北、东北一些地区相继迎来强降雪。 此次受南亚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影响,华北地区整体有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中央气象台今天早上发布暴雪蓝色警告信号。

据气象部门介绍,本轮降雪容易形成雪冻现象。 那时路面很湿,要注意旅行的安全。 特别是明天早上的高峰,要注意安全。 另外,在郊外的设施农业中,为了防止降雪造成的雪压棚膜的损伤等,需要尽早进行加强处理。

后卫

铲雪已经准备好了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大雪,今天上午记者从市城管理委员会得知铲雪工作已经准备好,全市警备行业工作人员5万馀人,各类除雪作业车辆设备6573辆,配备人工除雪设备10.1万辆,雪天城市道路通行条件得到保障。

今天上午,在通州区梨园大稿村设置的融雪剂保管场,看到了繁忙的景象。 警卫环卫车进入入场站,准备往车内充填融雪剂。 成袋融雪剂堆积整齐,工程叉车叉开袋融雪剂,慢慢跑到警车前,将袋融雪剂举到空中。 已经在屋顶准备的工作人员马上从叉车接收融雪剂,打开袋口后,从屋顶开放的投入口注入袋内的融雪剂。 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表示:“充满融雪剂的车辆已经进入准备状态,有雪情的话马上就可以出发。”

市城管委环卫处副部长李彦富表示,今年市共划定了171块融雪剂的禁止使用区域,比去年增加了3%,今年市内各地设置了76个紧急积雪消纳场,遇到大雪和暴雪,道路上积雪难以融化,保管变得不方便,最初的时间运送到特别的紧急积雪消纳场集中积蓄

本报记者张楠

车站

小型“新武器”一遇雪就出

记者上午,据北京南站管理委员会报道,为了应对降雪的天气,动员地区机关进行了准备。

雪情警报开始的期间,车站有除雪员256人,各部门按地域分工进行保证。 雪的情况变得更大的话,人员和机关干部全部到达,铲雪除雪。 同时,南站重点监视楼梯和站台等场所,如有延误立即通知,确立与市内巴士的连接,使旅客的移动顺利。

西站地区的环卫部门也做好了准备,一遇到降雪就开始紧急应对,立即实施铲雪作业。 该地区还制作了“冰雪应急格栅行驶位图”,南北广场等重点地区组成了广场和道路突击队、大厦平台和螺旋盘突击队,及时清扫车站入口、出租车站、落客平台。

除了准备传统的除雪设备工具外,这个地区还准备了“新型武器”。 据保洁部门介绍,西站地区的道路使用的是“环保型城市道路融雪液”,是稍有粘性的液体,附着性强,容易喷洒,污染性小。 一开始下雪,就会撒在路上,防止结冰,加快除雪速度,减少交通堵塞。

本报记者金可

公园

雪景留在“长枪短炮”中

地道的降雪已经发生。 每次下雪,颐和园、玉渊潭、香山、陶然亭等市公园都穿着银装,很多游客举着“长枪短炮”来访。 今天,各市公园都配备了除雪车、防滑毛毯、告示板、警戒线等保障设备,降雪后全体人员上班,为确保游客的安全采取了很多措施。

市公园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降雪过程中游客观雪可能会升高,降雪后,市公园工作人员在开园前提前清扫公园门区和主干观光道路,在门区、坡道上铺上防滑垫,清扫和擦拭无障碍设施的地板和扶手,保证安全的,有林间小路和各观光

本报记者叶晓彦

交通工具

及时开始交通保障措施

记者上午根据市交通委员会消息,根据《2019年雪天交通保障应急方案》,市里将根据雪的状况开始适当的保障措施。 根据要求,全市重要的国家省干线,通过与高速公路的连接路线,进入城市主要道路,清除积雪一般在8小时以下。 同时,地面巴士实行雪天行驶计划,配备备用列车运营,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时间保证足够的运输力。

在高速公路上,铲雪的顺序是“先出京、后上京”、“先匝道立交、再主路”、“先开车道,再向两侧扩展”,在收费广场、ETC车道、立交桥区尽早喷洒固体融雪剂进行除雪作业。

在轨道运营中,根据雪天乘客的移动特点,优化现有有线网络运力配置方案,动态调整运力,及时增发临时列车,延长运行时间等措施,着重保障早晚高峰时段的运输安全服务。

地面巴士实行雪天行驶计划,配备备用列车运营,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时间保证足够的运输力。 做好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工作,适当调整运营时间。

为了保障道路运输能力,交通部门要求出租车行业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维持雪天的高出租车运营率。 重点保障机场、车站的出租车运输能力需求,紧急情况下立即派遣行业中坚企业运营车辆到机场、车站进行运输能力保障。

本报记者孙宏阳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