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人在印度_“开滦人在印度”系列报道之一:江基拉煤矿的三年巨变

即日,本报系列报道“开滦人在印度”,走近这30多人的技术服务团队,继承开滦人的“特殊战斗”精神,在异国奋斗,为企业变革挖掘了开始工作的精神。

做过人在印度

■中印职员关系很好,工作馀韵不忘拍照留念

在印度西孟加拉州的西北部,离这个州的首府加尔各答300公里以上的地方,有个叫江基拉的城市。

在这个只有数万人的城镇,煤矿关系到城镇居民的大部分生活。 28岁的印度年轻人萨米是江基拉煤矿采煤工。

每天,萨米从刚修好的两层新楼出发,带着大家羡慕的目光去煤矿上班。 “从前,我在矿山的收入只能勉强满足家里的日常开支。 现在收入上涨了,为了家人改善住宅条件,重建旧房子,又建成了一层楼。”

“开滦人的到来,煤矿的利益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希望了,”萨米感慨地说。

在江基拉镇,说起中国,说起开滝人,几乎所有人都很感激。 由于开滦到达,拥有3000多名员工的江基拉煤矿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日产原煤约万吨,是过去3倍的当地员工收入加倍,月平均工资超过4万卢比的产能每年达到400万吨,成为印度产量最高的煤矿,也是当地人的骄傲

目前,在这一经验丰富、业务丰富、素质雄厚的开发队伍的努力下,充满活力、高产高效的江闪煤矿崛起于广阔的印度恒河平原。

选择——借船出海

对煤炭企业来说,资源无疑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出去”是开滝人的唯一选择。

2009年,资源枯竭成为荆各庄矿面临的最大问题,可排放储量只剩下243万吨,最多只能维持两年。 荃各庄矿业公司领导部着眼于永不枯竭的“矿床”,作为百年开滦的重要成员,荃各庄矿在煤矿开采、管理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 凭借这种优势,能否进军生产服务业,开辟出路,为此,公司提出了从生产型公司到生产服务型公司的发展路径。

他们并不满意国内市场的开发,而是把目光转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2015年,印度江基拉煤矿项目对外招标。 得知此消息后,开滦矿业工程公司立即分析项目风险、前景,建立江琪拉项目策划团队。

“当时,为了使这个项目成功,我们特意去印度考察工程的可行性,制定了详细的工程施工方案”时任开滦各庄矿业公司江吉拉项目部负责人宁文彦说,最终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业内优秀的表现获得了这个订单。

不久,开滦矿业工程公司以技术严格、健康、精神良好为标准,逐步选拔优秀技术人员,由荆各庄矿业公司负责江闪项目部的设立,建立了高质量的技术精英队伍。

2016年3月22日,有“租船出海,开拓市场”的愿望,宁文彦将23名员工带到印度江基拉煤矿入口,开启了生产服务业的海外市场开拓的帷幕。

到达江基拉煤矿后,开滦队地质条件复杂,语言交流差,克服高温作业等困难,仅4个月就大幅提高了矿山产量,平均月产原煤从8万吨增加到18万吨。 2016年12月,江基拉煤矿生产煤炭20万吨,刷新了印度同类煤矿的月产量记录。

2018年3月14日,印度佳阿里项目公司副社长拉吉布里迪抵达开滝。 “开滝人是我们的朋友,今天又是我们的朋友,这次的合同期限是5年”,他的话中流露出兴奋和期待,也说明了开滝人在印度坚定站立,打响品牌,赢得尊重。

■传承——“开滝品牌”在海外出名

作为最早来到江基拉煤矿的开滝人之一,3年来,吴宝目睹了这个煤矿蝶的变化。

“在我们来之前,煤矿基本处于低产能状态。 采煤技术落后,员工劳动力大,整个生产模式需要升级”吴宝说,这个煤矿煤炭储量大,20多年来俄罗斯和印度企业开采,生产效率和采矿率一直很低。

对于老旧的设备,吴宝强烈意识到,如果不用新设备和新技术来代替这些“老旧的”,企业很难实现快速的发展。 说到干旱,只需3个月,开发队就完成了液压站、采煤机、刮板运输机、皮带运输机等重要设备的安装任务,培训江基拉煤矿原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制定了一系列生产制度,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三年多来,江基拉项目部累计生产原煤490多万吨,收获661.77万美元。 2019年1月,该项目部生产原煤21.94万吨,刷新印度同类煤矿最高月产记录的2019年1月7日,生产煤9205吨,刷新印度井工煤矿墙面最高日产记录。

距江基拉煤矿2000公里的印度辛格南尼公司ADRILAYA煤矿使用美国先进采煤设备,月产原煤仅为10万吨。 该矿床长在了解“开滝效率”后,于2017年1月初乘飞机前往江基拉煤矿,对开滝人进行了“采访”。

江基拉煤矿高产高效故事已在印度全国传开。 印度煤炭部部长和当地市长多次在这里进行视察和调查,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给江基拉煤矿的工作人员发了表彰书。 印度相关媒体相继被报道。

“我们不仅有技术和服务,还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吴宝说,这个煤矿过去没有成本核算的观念,成本投入是自由的。 开发团队依靠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建立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机制,用“经济材料”挖出高质量的原煤,使印度员工信服。

骄傲使矿石复活

幸福的城市

最近,在江基拉煤矿LWP -3的工作方面,印度设备维修工人骡子正在检查现场设备。 塔拉瓦仔细检查了设备的所有部件,认为绝对不能让设备发生故障。

加拉瓦一家的三代人在这个煤矿工作,祖父退休了,父亲和弟弟也在这里工作。 在以煤矿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江基拉镇,这样的家庭并不少见。

江基拉镇居民大部分从事煤矿行业,对江基拉煤矿有着深厚的感情。

“以前煤矿产量低,工资收入少,所以要种水稻来支撑家庭开支。 开滝人来了,吃了安心丸。 ’现在他工作稳定,收入好,前几天买了辆私家车,很羡慕朋友。

“如果满分是100分,你会给开滝队打几分?。 ’我说。 “我打他们一百二十分。 我们像朋友一样默默无语,所有江闪煤矿的人和他们相互成为朋友”印度佳阿里项目公司副总裁拉吉布里迪,举起开发团队,赞扬之情溢于言表。 据他介绍,开发团队的到来,不仅使持续低生产的矿山高产、高效率化,还使江基拉这个镇变得活跃起来。

由于江基拉煤矿持续高产,江基拉镇财政收入大幅提高。 当地人谈论别人,没有竖起大拇指。

煤矿的变化,使城镇幸福。 开滦人的到来,把江基拉煤矿产量推到印度全国第一,成为职工队伍最稳定的企业,成功地引出了当地的经济增长,使“开滦品牌”在美丽的恒河平原响了起来。

■本报记者赵伟龙

通讯员刘月李洋李文忠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