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中心区。
青岛新闻网12月14日发布由青岛市科技情报研究院完成的“青岛企业创新50强评价报告( 2019 )”。 城阳区企业共计15个席位(包括高新区在内的5家公司),占总数的3成,居各市首位。
本报告采用专利数、专利质量、专利影响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度四个维度的七个指标,构成专利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选出我市掌握核心专利、专利运用能力强、对产业发展有较强影响力的50强创新型企业。
优秀的企业创新排名成绩是城阳区厚生殖企业家为转型奠定基础,发展丰富优质肥沃土地的必然成果。 今年以来,城阳区学习深圳,追赶深圳,运用平台思维,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服务型、高效率的商业环境,构建阳光生态,帮助城阳企业家心情舒畅、温暖、安心、自信,集中精力发展、全力创新。
高新区中央知识岛。
每扇窗户只处理一次,让企业家感到舒服
29号! 从投资意向到企业注册,不到一个月,总投资额40亿元的项目定居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大街,揭示了“世界高铁镇”的“高铁速度”。
今年以来,城阳区以追求深圳为目标,集中关注影响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痛点、拥堵点,加强“少”“快”“好”的制度设计和改革创新,“一次搞好,不用找人”。 早日公布“一次做”事项清单,以做好“一件事”为标准,设立全面实行“立即做、网上做、近距离做、一次做”的“优化企业设立专业行为”工作专业班,在网上共同经营企业登记和印鉴,取消银行账户开设审查, 直接进行税务登记,实现1个工作日完成企业开设事项的目标,特殊情况在2个工作日结果,效率超过深圳,得到市民的一致认可。
城阳区提出“印鉴管审”改革,提出“带土立业”、“建设立业”改革,创新“窗口接待、科长审查”独立审查制度,建立市场监督“信用先行”、执法检查“无阻碍”等模式,为企业尽最大努力,解决问题,促进发展
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温暖企业家
城阳区的“服”字带头,致力于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企业吹笛子,部门报告”,放下身子,伸出脚步,深入调查企业想的事情,积极协调各方面,帮助解决企业的困难。
城阳区全市首次实施政府法律服务促进惠企政策落实,监督法律事务所执行政策参与,促使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目前第一期试行已经选出业界领先的三家法律事务所,选出39名精通惠企政策的律师,访问企业200馀家, 在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的机制,领导干部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企业座谈会,至少联系服务企业进行调查,每月至少安排一次联系服务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成为好企业的联系人、服务人员。
为企业家服务,作为企业家的“家园”,城阳区建设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连心桥”,保护企业的创新发展。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
消除企业家的忧虑,让企业家安心
只有筑桐树,才能招来金凤凰。 今年以来,城阳区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真金白银利益政策,从创业支持、创新奖励、融资贷款、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企业“定制”政策分配,解决了发展难题。
为了帮助企业发展成长,切实帮助各类企业解决融资难、削减成本难、用地难、人才引进维持难等难题,城阳区提出了人才工作“1+6”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强总部经济发展意见”、“加快高层工业大厦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加快资本市场发展意见”, 不断提出“大数据、物联网和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一些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创造加快许多企业发展的机会,为企业家轻装保卫。 以“促进创投风投发展的一些政策”政策为例,城阳区通过开展金融推进“十五个攻势”的特殊行动,利用转换基金为企业提供周转资金,有效降低企业“过桥”成本,给予企业实际支持,使企业有信心、轻装发展。
在发布一系列惠企政策的同时,城阳区今年有人才公寓项目21件,住房来源3267套,建筑面积28.23万平方米,其中已动工项目13件,人才居住在“住所”可以满足城镇规模和外来人口持续快速增长需求 城阳区今年总投资超过12亿元,新建和扩建中小学13所,明年将启动扩建21所中小学,全面解决学位不足问题,为外来企业家的孩子“养育、教育”,消除企业家的不安。
培养企业家精神,给企业家带来信心
“市场活力来自人,特别来自企业家,来自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和人才是推动城阳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企业家有干劲,市场更有活力,企业家自信,发展更有力量。
在城阳区全区,尊重创业价值,鼓励创业创新,营造发挥创业作用的舆论氛围,加强宣传优秀创业先进事迹和贡献的报道,宣传创业精神,提高创业信心,创业精神激励城阳肥沃土地,不断激发城阳经济社会活力
2019青岛城阳创业大会于12月16日正式召开,为激发先进干劲,大力提高新时期创业精神,在大会现场表彰2019年城阳优秀创业59人。 届时,700名企业家聚集一堂,共享新机遇,缔结巨大发展,政企合作力进一步聚集,撰写推动城阳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