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又来了一个好消息! 马尔干市成功建立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好消息接二连三地撞上了我们的大美阿堤。
据记者透露,国家民委官方网站昨天发布了《关于命名第七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的决定》,我州马耳他市排名其中,命名了第七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
马尔科姆市第七届嘉毛锅庄文化观光节
摄影刘国兴
马尔科姆,藏语是指“火焰旺盛的地方”。 西藏、羌强、回、汉等15个民族在此繁殖、共同发展,建立了5.98万人居住的和谐房屋。
改革开放数十年来,碧水青山歌唱欢歌,盛世和谐展示新面孔。 一代马尔科姆人手足相亲,风雨同舟开拓进取,各族携起手来,共舞团结发展的新锅庄。
促进和谐写作民族团结“大文章”
“马尔干一贯领导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发展,作为解决马尔干发展问题的重要线索,不断加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写下各族人民群众“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新篇章。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康市委书记张培云说。
民族团结开始进步工作以来,该市以市委书记和市长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成立了工作指导小组,各乡镇、市级各部门也相应健全组织,形成了四个小组领导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部门联系建立工作机制,统一协调、高位推进开展工作的良好结构。
2011年以来,被命名的州级以上示范单位为121个,县级47个,被命名的州级示范教育基地由3个州表扬的集团为10人,先进个人为22人,2018年成功设立了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2019年,马尔科姆市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计划以35个单位为州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先进)单位。
马四小学开展了“升国旗,唱国歌,在国旗下宣誓”的主题活动。 照片:方驰
把创作总是放在心里搞到手。 在创办过程中,该市推进“八个一+N”模式,培养马尔科姆市第四小学、马尔干市检察院、卓克基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综合示范效应的“示范点”,探索卓克基镇一马尔干镇一松冈镇沿线数珠式“示范线”,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三个社区民族团结与合作
干净整洁的村寨照片:龙刚
学校开展了“感恩教育”、“爱父、亲母、好朋友”等一系列亲切服务,组织学生隐藏羌韵律
组织61座寺院的宗教界代表陆续去北京、上海、五台山、比勒陀利亚山等地考察学习
大街小巷宣传标语、寺庙宣传栏、寺庙书屋、民族团结要素随处可见……
马尔科姆在崇州市的窗口支援下,在崇州街的子古镇举办了旅行介绍活动照片:甘霖
马尔干市民族团结工作形成各领域、各行各业齐心协力、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两个共同”、“三个不可分离”、“四个自信”、“五个赞同”入心,春风化雨滋润着民族团结的花朵。
强烈的发展增强了大众未来的发展信心
民族团结是发展的基础,是人民幸福的前提。 马康在市区经济发展稳定中寻求总基调,有效投资支持高质量发展,通过汶川高速公路、双江口和巴拉克水电站、s20日部至热脚段公路新(改)建设、松冈500KV输变电工程等多项重大工程建设,全市发展状况稳步提高质量,地区 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922亿元,比上年增长43.49%地区总产值达28.89亿元,比上年增长7.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2.21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照片入山寨照片:李本荣
“汶川快速全面开通后,我们相信来马尔科姆旅游的人会更多,汶川快速全面开通前,再扩建一些房子,作为餐厅”卓克基镇西索村“西索家”藏家乐的老板娘塞兰斯满有信心。
发展富民产业,巩固物质基础,发展打开民族团结打造的“金钥匙”,为民族团结进步奠定基础——
近年来,马尔科姆市各产业发展迅速。 以发展特色农牧业为主导,包括生态蔬菜、高山牦牛、道地药材、藏香生猪、阿坝中蜂“五大基地”,加强“三品一标”认证。 近三年来,市级财政补贴资金6000多万元,帮助农户在土地条件下发展西藏家乐、种养业、小商店等增收项目,逐村形成一两个集体产业,105个村都组成了村集体经济组织。
马耳他第七届嘉绒庄文化观光节摄影:德佳
同时,该市按照“5个紧密包围”的要求,加大了消除贫困的工作力度,2018年,在国家第三者评审中,零漏评价、零错误退货、满意度排名第一的优秀成绩,顺利通过评审,贫困发生率已经下降到0.19%,达到了“市摘帽”的目标。 目前累计贫困减少988户3702人,28个贫困村退出。
“在第一书记、镇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我家养殖了19箱蜜蜂、50只鸡等,再加上工人收入、土地流动等收入,年收入在57000元左右。”松冈镇哈飘村已经脱贫的“前贫困家庭”牟红亮告诉记者。
汶川高速摄影:周旺波
优异的成绩,摆脱贫困的例子,人们团结起来,加快发展的场面很多。 马尔科姆各族人民前进的步伐也更加坚定了。
改革民生为大众的幸福生活铺砖
把发展作为搞活动的首要任务,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
在提高民生福利方面,近三年来,马尔科姆市综合各类资金6.11亿元,全面实施县摘帽、村退、户脱贫项目1200多项,继续农村公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资金设立1060万元教育、卫生两项扶贫基金,实施特殊救济 完成了教育、医疗、卫生设施和市政建设等民生项目,提高了城乡建设水平。
第七届嘉绒庄文化旅游节获奖喜讯照片:吕海燕
“以前,我没想到马耳他最偏僻的村庄能成立幼儿园。 孩子可以在家门口上幼儿园。 4月15日,在日部乡村色江村发自内心的祝福幼儿园卓玛的话,说明了该市重视教育发展,致力于解决读书难的大事实。
同样,在享受马尔科姆就业支援的卓克基镇西索村的两班贫困家庭常杰石,真正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我一直没有找到好工作,家里是贫困家庭,感谢政府的桥梁,给了我就职机会,现在我自己有收入,可以为家里分担
民生所民心所向,马尔干市抓住民族团结进步制定工作目标,该市以民生工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起点和立足点。
2018年,该市全面实行各项教育扶贫政策,15年免费教育得到全面推进,贫困家庭484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22名非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教育得到全面保障。 新设色江村、板德龙村等7个村级幼儿园项目,乡镇标准中心学校建设成果更加巩固,作用逐渐发挥。
2018年,全市家庭医生队伍32人,签约率51370人,签约率87%,建卡贫困人口签约率100%,实施卫生人才业务培训72人,成立了市、州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市妇幼保健院二级乙方均获得成功。
近年来,设立了5个高中毕业生就业培训基地,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召开了20多次大型招聘会,提供了17327个就业岗位。
0
莫拉村道路硬化照片:李川虎
2018年安置乡镇公益性岗位147个,稳步推进生态扶贫,开发森林管理、草原管理、河道管理岗位1008个,重点安排满足贫困家庭条件的劳动力就业,促进贫困家庭稳定增收。
一组数据实际上是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保障人们的生活,更加尊严,更加幸福。
通讯员:周德丽
记者:林迁忠泽旺旦真
主编:梁敏
编辑:泽旺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