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和脱贫_永平:主题教育与脱贫攻坚互促共融

最近,永平县稳步推进上海滇社会工作机构“手牵手计划”,主题教育与扶贫攻防互相促进融合,显色充分,质量好,效果好。

发挥联动效果,写《老木新枝》试卷

以75个在村扶贫工作队为班底,统一集体组织力量,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立联合会议制度,构建“在村扶贫工作队+社会工作人才”模式,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参与脱贫。 合作民政局统筹社会工作资源,配合社会工作组织,从目前永平县最紧迫和困难的儿童、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爱护活动开始,在村民小组、村委、乡镇、县级分别与联络员、护理服务站、护理服务中心

发挥资源优势,写作《柳成荫》答卷

利用复旦大学、上海浦东新区、省人社厅、财政部驻云南监管局等部门合作扶贫的有利条件,邀请专家、教授到“永平干部讲堂”,35个部门和乡镇培训领导、社会组织、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等200名中坚人员,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 通过公益性岗位开发、派遣员工、窗口合作、项目支持、城乡共建等方式,引进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现成立178个专业社会工作组织,结合人才项目规划,孵化登记永平缘爱情行动服务中心。

发挥示范作用,写作“育蹲苗”答卷

永平县各驻村的贫困援助队伍,点多、面广、活用线长的工作结构,借助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努力援助3021名留守和有困难的儿童。 仁寿村完小不在家,作为爱有困难儿童的冬季露营活动场所,引进云南联合中心队伍和云南艺术学院6名大学生,对一百多名学生集中开展了16天的服务活动。 针对留守、困难儿童家庭家长与儿童缺乏交流、方式单一、沟通障碍、缺乏爱情等问题,进入学生家庭,积极解决家长与儿童之间的差距,以积极的观念引导家长正确履行养育义务和保护责任。

发展集体经济,写“有钱工作”答案

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强大、稳定、缺乏可靠的来源,村级干部对特殊困难家庭无能为力的现实,永平县方面采取扶贫“打折股票”的方式,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大力发展股权合作经济,提高集体经济质量 另一方面,正确实施光贫扶贫,采用“公司+基地+村集团”模式,建设22座光伏发电厂,建设36个贫困村,实现了每年增收1万元的贫困村集团经济。

充分利用基本阵地写作“精神粮食”答卷

永平县整合党员工作场所、老年工作场所、妇女家庭、儿童家庭等项目资金,完善服务功能,推进村民集团党支部工作场所建设,将工作场所转变为引导群众的综合阵地。 落实家庭主体责任,明确监护人,促进履行法定义务,完善村规,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弘扬家庭美德,建立健康爱、情感爱、成长爱等服务保障机制。 (特约记者杨福军)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