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岸边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双方都破了“7”关口。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近两年来在“7”附近徘徊了很长时间。 很多人认为“7”是人们心理上的屏障,是汇率趋势的指标。 人民币汇率跌破7,给许多人一种淡泊的感觉。 人民币不是贬值吗?有钱就马上兑换外币吧。
刚打破7的时候,很多媒体和专家都在写分析文章,麻辛财经也想写报道“安抚市场感情”,之后又等待着。 市场一有变动,汇率变动也是市场化因素主导的。 人民币汇率如何走,还是要看市场提出的“答案”。
昨天,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发布最新数据: 8月份银行汇兑收入狭窄,外汇市场供需保持基本平衡。 8月份的银行结算仅赤字54亿美元,比上个月减少12%,比上年减少64%。
另一方面,外汇储备基本稳定,8月底增加了31072亿美元,比上个月增加了35亿美元。 人民币刚跌破7,市场购进外汇交易量增加,但很快稳定回升,未出现购进FIDR的行为。
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1万亿美元,连续十几年稳定居世界第一,这是市场的底气。 另外,打破“7”是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但是人民币的汇率不是盯着美元,而是篮子货币。 人民币不意味着打破美元汇率七厘,贬值其他货币。
“在复杂多变的外汇环境下,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稳定性更加突出”国家外汇管理局发言人王春英表示,8月以来,外汇环境波动性明显增大,但我国外汇市场秩序良好,市场主体交易行为合理,使我国外汇市场更加成熟,适应外汇环境变化
如果把时间轴拖得更长,从“镜头再生”观察人民币汇率的表现,人民币确实是世界上最稳定的货币之一,这并不难判断。
外汇市场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25年来经历“风雨”
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开始到2019年6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上升38%,有效汇率上升47%。
也就是说,在过去近15年中,人民币不仅没有贬值,而且是世界上升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
仔细考虑一下。 这个结论其实在我们身边。 最近几年,人民币欧元、英镑、港币等基本上都在上涨。 最近十几年人民币相对于美元上涨,总体上人民币相对于美元上涨。
回顾计划经济时期,平民账户上没有外汇。 当时,我国外汇资源不足,实行统一控制、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体制。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世纪50—70年代,中国外汇储备相当紧张。 1952年底外汇储备仅为1.08亿美元,1978年底仅为1.67亿美元,居世界第38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汇储备稳步增加,2006年底突破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2018年底,外汇储备馀额为30727亿美元,中国连续13年成为世界第一
让我们看看人民币汇率的演变。
1994年,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整价格正式统一,我国开始实施基于市场供求的单一有管理的变动汇率制度。 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 央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波动范围,控制市场,稳定人民币汇率。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认为,这一制度确实解决了当时政府集中外汇、增加储备的紧迫需求。
1994年初汇率合并后,人民币汇率稳步上升,到1997年底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格累计上升5.1%,1996年底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以交换。
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会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8.28:1的水平,加强和改善外汇管理,严厉打击出口外汇流出和进口非法购买。
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开始以来,人民币汇率一次上升2%后,基于市场供求,参考篮子货币调整,开始实施控制变动的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渐增加。
实际上,亚洲的金融危机发生在1997年,1997年末处于这个危机期间。 上涨5.1%后,此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8.28。 与现在的破例“7”相比,还缺一元多。 也就是说,从1997年到现在,人民币对美元整体上涨,上涨幅度超过15%。
如此透露: 1994—1997年底,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格累计上升5.1%,至199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高幅为15%左右。
几十年来,中国逐渐放宽了对外汇和资本的管制,提高了国内机构和个人汇兑和汇兑的便利性。 与此相对,我们的人们现在有了海外留学、旅行、登陆银行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购买起来很简单的体验。
相对稳定的汇率是发展经济社会的必要条件
人民币汇率是“稳定”还是“不稳定”,比“一对一”更有说服力。
过去20多年,世界市场发生了许多“黑鸟”事件,在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外部冲击下,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交通银行最高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从人民币汇率指数来看,人民币是二十国集团经济体中最强的货币,是世界上涨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从特定时期人民币汇率趋势来看,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基本上是寻找美元, 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时,人民币汇率稳定,充分显示了责任大国的风格,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今年以来,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保持稳定地位,人民币对篮球货币较强,人民币汇率指数上升0.3%。 2019年初至8月2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跌0.53%,低于同期黄金、阿根廷披索、土耳其利拉等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汇率的下跌幅度。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淄说:“人民币不仅是新兴市场货币中比较稳定的货币,而且比欧元、英镑等储备货币的表现更强。”
过去几十年,为什么人民币汇率稳定?答案是:中国经济“稳定”。
连平认为,有四个支撑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支柱”。
——中国的经济增长整体平稳。 从2000年到2012年,中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1%,自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保持在6.6-6.9%的区间,仍然超过世界许多经济体。 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期待比较平稳,国际市场继续看待中国经济。 这是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最主要因素。
——国际收支保持着基本平衡。 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和非储备性金融账户大多数年保持平稳差距,外汇供求形势持续良好,是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受内外环境影响,非储备性金融账户波动加大,部分年份出现逆差,但跨境资金流动基本稳定,国际收支总体保持平衡,外汇市场供求基本保持平衡,有助于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合理平衡水平。
——国内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中国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加强投资保护。 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加强,股市、债权市场纳入更广泛的国际主流指数,吸引跨境资金流入,不断增强市场信心。
——跨界资本流动管理框架越来越健全。 外汇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不断加强,对外投资、内保外贷款等方面管理进一步完善。 同时,不断打击外汇违法行为,有效维持良性外汇市场秩序,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奠定了基础。
去年以来,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运行稳定。 有些人担心未来人民币汇率会大幅下跌。 但在当前和未来时期,人民币汇率仍有条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信仰来自以下方面:
一是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增长韧性强。 宏利率基本稳定,财政状况稳定,金融风险整体控制。 特别是随着供方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我国经济结构逐渐优化,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二是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期待平静。 在国际市场上交易的违反中国国债信用合同的价格稳步下降,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期待平稳,国际市场更加注重中国经济。
三是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外资规模势头加大。 今年1~7月,在全国新建外商投资企业24050家,实际使用外资78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6%。 未来,随着新的对外开放的推进,商业环境的不断改善,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有望基本保持平衡,也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同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加大,企业对汇率波动的适应度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汇率结算操作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