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城站。 建平卓君摄
提示语
“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 中央电视台热唱的“中国地名大会”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故乡记忆,在众多上榜地名中扬州的“高邮”连续两次被提及。
全国唯一以“邮政”命名的城市
地名不仅是空间坐标,也是文化坐标。 作为弘扬民族文化的节目,“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知识为载体,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各个角度全面表现中华大地的千万风貌,在地名背后发现深厚的人文基础、文化华彩和人生百态,唤起人们心中扎根的家乡情结和热土感情。
在11月23日播出的《中国地名大会》第二期中,一个叫做“地名的排列”,选出了以渡口和车站命名的10个城市,其中一个是高邮。
昨晚播出的第四届“中国地名大会”以“一举有名”为主题,以下哪个城市起了传递信息的作用? 4个选项分别为a .信阳b .运城c .高邮d .开封的所有运动员的答案结束后,主持人发表了正确答案。 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回答了这个问题,说“高邮件真是发信的地名”。
高邮市民政局地名事务所的负责人对记者说,高邮地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嬬政统一了六国,但是两年前的嬬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命令在这里建造高台,并命令在这里设置邮亭(秦邮亭),因为邮亭建在高的基础上,所以被称为“高邮” 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设立高邮县,属于广陵国。 南北朝时代设置了广邵郡、神农郡,分析了临泽、三归、竹塘三县。 隋初郡废,三县编入高邮县。 宋代相继建造了两座城堡,并命名为古城、新城。 宋、元时期,为设高邮军、承州、高邮路、高邮府,辖高邮、兴化、宝应三县,是淮扬之间的繁华地区。 撤出明代县建州,管兴化、宝应两县。 从清代干隆时期开始,后来成了分散州。 古代的高邮,历史被称为“江左名区,广陵首邑”。 民国元年( 1912年)废州为县。 现在高邮是至今全国县市唯一以“邮政”命名的城市。
扬州三年前公布了第一份土地清单
2015年,市民政部门制定了“扬州市历史地名保护制度”,明确了扬州地区特征和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地名,并制定了具有扬州地区地理特征、语言特征、物产特征、行政区划特征的扬州历史地名具体标准,在历史杂志的典型章节中有所记载,有时表现为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能够反映历史文化变迁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人文内涵,民间广泛流传,脍炙人口,且使用年代久远(一般为50年以上)的地名。
2016年,市政府发布了“扬州市最早的历史地名保护名单”,列出了自然地理实体、行政区域、街道、园林古迹、纪念地等810个值得保护的历史地名。
市民政局地名称随所长冯静表示,我市对历史地名进行等级管理,对保护名单中登记的历史地名进行等级保护,各县(市)也陆续发布历史地名保护名单,不得随意更改保护名单中登记的历史地名。
“从数据来看,街道约占四分之一的地区多集中在古城区。 ”扬州学者黄继林扬州古城区的特色之一就是胡同多,看古城区的街道名称,列举其门类,可以说是林林总、五花八门。
“比如说,反映了明代盐法改革相关的疏远道明初马政制度的马监巷推进了明代纸币法,反映了关闭用纸币纳税的纸币的日常生活习惯“早上的包水,夜晚的包皮”的碧螺母春巷和浴场巷”黄继林说,这些地名来源于人们最直接、最朴素的生活,是人们最容易记忆的, 最容易识别的,这些城市的名称有着值得骄傲的历史,都有应该讲述的故事,是扬州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通讯员民小爱记者姜涛
责任编辑:热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