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北京9月29日电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29日发布《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目前中国金融服务便利性不断提高。 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支付超过400亿件。
资料图:银行职员数钱。 中新社记者张云摄
该报告通过数据显示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成果。 目前,中国人民可以更广泛地享受金融服务,获得重点领域金融服务的感觉明显提高。
账户和银行卡的普及,是人们接受金融服务,解除“金融排斥”的第一步。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人均银行账户数量和卡持有量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截止到2019年6月底,中国人均银行账户为7.6个,银行卡为5.7张,比2014年底分别上升了60%和50%。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降低了人们接受金融服务的门槛。
报告显示,中国使用电子支付的成人比例达到82.39%,其中银行以外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和银行业务机构的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最快的2019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移动支付434.24亿件,金额为166.08兆元(人民币,以下相同),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继续增加普适金融重点领域的供给。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实现了增加、扩大、减少、风险平衡的发展。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微型企业贷款馀额为35.63万亿元,其中,一般微型企业贷款馀额为10.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4.27%,比各贷款增长率上升7.14个百分点的贷款剩馀户数为1988.31万户,比年初增加7.14个百分点
金融支持的乡村振兴度也越来越大。 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涉农贷款结馀34.2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结馀6.10万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17.80%,比年初增加8.24%,比各贷款平均增长率提高1.1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