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_四川出台选调生基层锻炼六条措施,上好基层锻炼这堂“必修课”

原题:在四川省,制定了基础训练的6项措施,将基础训练这一“必修课”作为优秀的基础训练。

资料来源:党建视角

最近,记者从省委组织部开始,为了更好地执行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把基层作为训练调生的主要阵地,把基层训练作为调生成长的“必修课”,我省采取阶梯选派、订单导向、双向互派、专题训练、专题对话、阶段计划等6个具体措施,着力推进调生的获得、落实和训练

省委主张选拔学生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源头工程”,明确要求“选拔学生磨练基础,在实践中成长”。 省委组织部发文明确,严格执行学生基本服务年限要求

新录取的选拔学生一般由县乡二级工作安排,录取后及时派到村里工作两年

被分配到省直机关、市直机关的选拔学生,被派往县乡实施2年基础训练,其中在村里就职1年以上

2018年以后新录取的选拔学生,原则上在5年内实施基础训练。

对此,我省为选育定制了基础训练方案,市(州)党委组织部和省直部门调查了岗位选育的基础训练情况,重点把握了选育的基础训练时间、工作内容和主要表现。 在此基础上,统一当地当局实际和选拔专业特点,根据定点扶贫、重点项目、重大建设等发展需求,定制2018年新采用的选拔基础训练计划,确定具体选拔时间、岗位安排、锻炼方向等,设立工作总帐。 据统计,在近两年的新录用调动中,今年派遣到地方训练的占全体的4成以上,超过75%被分配到消除贫困的难关突破和灾后复兴现场等困难的重点。

基层苗木锻炼和岗位锻炼“双轨锻才”理念,我省创新实施“双向互派”制度。 从2020年开始,每年由省、市(州)党委组织部领导,统一省市二级部门(部门)和基层组织部的选择双向需求,分两组优先政治素质好,作风严格,实绩突出,并产生了两年以上在基层组织部训练过的具有坚实基础实践经验和相关专业条件的优秀选择,省、 市(州)直机关和国有企业一起学习,在更广的领域,更广的范围,纵向统一培养选择,加强政治训练,拓宽视野结构,加强综合能力。

针对地方级训练不足、地方级训练效果差、工作能力提高缓慢等问题,我省坚持以特殊训练促进地方级训练的培养模式,从上到下健全完善“省级示范训练、市级初任和就业训练、县级集中训练”三级训练制度,在地方级训练期间,市 从2018年开始,省委将省新时期蜀兴川的治理骨干统一纳入培养计划,今年省本级特别开设两个选拔班,对80名选拔班开展50天特别训练,其中近7成面向基层,同时组织300名选拔班开展10天全省示范培训班

更好的爱选拔学生,我省开展基础训练专业谈话。 前几天,省委组织部举行了选拔委员会代表座谈会,组织部长面对面听取了基层选拔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省委组织部的文件要求,在地方培训期间,所属部门和地方接收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每年开展一对一的咨询,市、县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选考生座谈会,立即掌握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针对选考生座谈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全省各地实际推进选考生与人才工作的联系,有助于解决实际困难。

另外,我省今年首次设立了“选拔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立了基础培训、班级学习、培训状况等13个信息收集指标,对全省选拔学生实施了信息化、正确化管理。 同时,选拔生实施基础培训时间表制度,每年初提出本年度基础培训计划时间表,年底省委组织部对执行情况进行时间表检查,将推进情况纳入党建目标审查,促进工作落后、问题突出的地方改善。

编辑:赵寻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